热点推荐
ZOL首页 > 软件资讯 > 新闻资讯 > IT业界 > 运营商自查并且否认"吸费"合理合法吗

运营商自查并且否认"吸费"合理合法吗


北京日报 【转载】 2008年04月24日 11:07 评论

  上周,成立伊始的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向媒体表示“高额吸费基本不存在可能性”,令我在内的很多人“很受伤”。这个声明也不合法律程序。

  今年起,手机响一声就挂断,回拨后每分钟产生几十元甚至数百元电话费的“吸费电话”,就一直侵扰我们,我就曾用自家座机电话回拨过,经查电话局话费单,不到一分钟就被吸走了30元话费。

  腾讯网上周设置了关于“响一声”电话真相的调查,仅一天时间就有13万余名网友参与了调查,其中2万余名网友表示曾遭遇过电话吸费诈骗的陷阱,占投票总人数的17.39%。这两万多受害者中的大部分没有选择报案。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的警官面对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表态,发出有担当的质疑之声,负责任地提醒市民加以防范,实属难能可贵。

  工业和信息化部“高额吸费基本不存在可能性”的依据是什么呢?据报道,是该部对最近收集的65个所谓“吸费号码”的回拨测试,测试结果55个回拨号码并未产生费用(其中35个号码为空号或无法接通),4个号码仅产生正常通话费用,另有4个号码为正常用户号码。

  来分析一下,首先,65个样本的测试结果只给出了63个答案,还有两个号码的测试结果没有公布,看来与“吸费电话”有点儿瓜葛,否则没必要语焉不详。其次,显示为空号或无法接通的35个号码,并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不是“吸费电话”号码:先说“空号”——是一直空号还是吸饱话费后“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了?再说“无法接通”——如果是占线,那很有可能是正在“吸费”时被抓了个现行。

  自找65个样本自查,37个可能有问题或尚未查清,占了多一半,根本没有法定的调研依据,就急急忙忙予以全盘否定,引来嘘声一片甚至骂声,就是意料之中的事儿了。更为重要的是,为什么不依法由公安部门来做调研呢?

  作为公共服务机关的部门,本来应当想在群众前面、在很多不良行为尚未蔓延之前就防微杜渐,是上策,“上医治未病”;等到对群众生产生活已经造成严重侵扰,才着手解决,已是下策;而今竟像鸵鸟面对危险时把脑袋插进沙土里,掩耳盗铃表个态“基本不存在可能性”,真是下下策都不如了。

看完本文后的感受:文章感受排行>>
频道热词:微信  手机QQ  12306  
视觉焦点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