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USB2.0与3.0速度对比

      [   原创  ]   作者:
    收藏文章 暂无评论

    如今,USB3.0接口日益普及,新发布的笔记本电脑普遍配备多个USB3.0端口。相较之前的SNB平台主板,搭载IVY新一代处理器的B75、Z77等主板的一大升级便是原生支持USB3.0高速接口。这一改进显著提升了数据传输速度,优化了外设连接体验。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USB3.0的技术特点与应用优势。

    1、 USB 3.0,这个如今耳熟能详的技术名词,自2008年11月发布以来,短短三年内便迅速普及。如今,市面上各类支持USB 3.0的产品层出不穷,如主板、移动硬盘、U盘、读卡器等,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它以更快的传输速度和更强的电力供应,显著提升了数据交换效率。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USB 3.0接口的相关知识,帮助刚接触电脑硬件的新手用户更好地了解这一技术,为选购和使用相关设备提供实用参考。

    2、 、

    3、 据媒体报道,USB 3.0传输速率达4.8Gbps,是USB 2.0的十倍。但需注意,这里的G指的是比特(bit),而非字节(Byte)。如同4Mbps宽带实际下载速度约为512KB/s,因8比特等于1字节,故4.8Gbps换算后理论速度为600MB/s,实际使用中往往还难以完全达到此数值。

    4、 、

    5、 600MB/s的传输速度确实令人期待,但要真正实现这一速率,必须克服两个关键限制:主板接口类型和存储设备本身的性能。当你满怀期待地从电脑市场购回一款标称支持USB 3.0的移动硬盘,实际使用却发现速度仍停留在USB 2.0水平,问题很可能出在主板不支持USB 3.0。虽然市面上已有不少标榜USB 3.0的主板产品,但由于英特尔至今未在主流芯片组中集成原生USB 3.0主控,因此这类主板尚未广泛普及,价格也相对较高。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所谓的USB 3.0主板,实际上是通过第三方主控芯片(如VIA或NEC方案)额外添加的两个蓝色USB 3.0接口,属于过渡性质的产品。如果你使用的台式机主板没有原生USB 3.0接口,但还有空余的PCI-E插槽,可以通过加装一块PCI-E转USB 3.0的扩展卡来解决;而对于笔记本用户,只要设备配有ExpressCard插槽,就可以选用USB 3.0 ExpressCard扩展卡来实现高速传输。这类扩展卡市场价格约在70元左右,普遍采用的是Renesas(原NEC)D720200F1主控芯片,兼容性良好,安装简便,是升级老旧设备的有效方案。只要接口和存储介质双双支持USB 3.0,才能真正体验到接近600MB/s的高速数据传输。

    6、 即便主板提供了USB 3.0接口,且所使用的移动硬盘也支持USB 3.0标准,实际传输速度也很难达到600MB/s。原因在于,当前主流机械硬盘的性能尚无法支撑如此高速的数据传输。以常见的3.5英寸7200转500GB硬盘为例,其内部数据传输速率通常不超过150MB/s;而2.5英寸5400转500GB的移动硬盘,读写速度则更低。此前在一台配置技嘉G41主板、奔腾E5800处理器、DDR3 1333MHz 2GB内存并加装USB 3.0扩展卡的电脑上进行测试,使用一款120GB、支持USB 3.0的机械移动硬盘,通过ATTO软件测得的读取速度仅为45MB/s,写入速度为47MB/s。由此可见,传输瓶颈主要来自硬盘本身,而非接口。若追求更高速度,可考虑使用固态硬盘(SSD)。目前新款SSD的读写速度已可接近甚至超过500MB/s,能充分发挥USB 3.0接口的带宽优势,大幅提升文件传输效率。因此,仅靠升级接口无法突破硬盘性能限制,真正决定速度的仍是存储介质本身的特性。

    7、 USB 3.0接口对部分设备而言更多是营销手段。例如键盘鼠标这类外设,与USB 2.0相比,尽管速度略有提升,但实际意义不大。由于键盘鼠标传输的数据量极小,USB 2.0已完全满足需求,升级至3.0并未带来明显性能优势,因此实用性有限。

    8、 USB 3.0优盘的传输速度主要受限于其主控芯片和FLASH存储芯片的性能。此前在华强北体验了一款读取速度达110MB/s、写入速度96MB/s的高性能U盘,搭载银灿主控,FLASH芯片疑似三星或镁光的SLC颗粒,具备更长寿命和更快速度,远超普通MLC。这让我思考,若搭配固态硬盘的笔记本系统,这款U盘的实际传输效率是否还能进一步提升,从而突破现有速度瓶颈。

    9、 我使用慧荣SM3252主控搭配三星SLC颗粒的USB2.0 U盘,即便接入USB3.0 ExpressCard接口,其传输速度仍受限于U盘本身的性能瓶颈。

    10、 USB 3.0读卡器结构类似U盘,由主控芯片和闪存组成,但闪存以外接方式连接。其实际传输速率主要受所插存储卡性能影响,不同品牌和规格的存储卡速度差异明显。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存储卡的写入速度仅为每秒几兆到十几兆字节,整体表现有限。

    11、 USB 3.0接口的实际传输速度不仅受技术瓶颈影响,还与文件大小和数量密切相关,这一点与USB 2.0类似。传输单个100MB文件远快于传送数百个零散小文件。尽管当前仍存在速度限制,但USB 3.0代表了高速数据传输的发展方向,为未来更高效的传输体验奠定了基础,展现出明显的技术优势和广泛应用前景。

    12、 2012年5月17日更新:USB 3.0的理论接口速率为5Gbps,但由于采用8/10b编码机制,每传输8位数据需扩展为10位进行发送,实际有效带宽因此降低。经计算,其理论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5Gbps除以10,约为500MB/s,这一数值反映了其真实可用的传输能力。

    13、 USB 2.0未采用8/10b编码方式,其理论接口速率480Mbps可全部用于数据传输,因此理论数据传输速率为480Mbps除以8,即60MB/s,有效提升了数据传输效率。

    14、 SB 3.0的传输速率是USB 2.0的约8.3倍,即500除以60的结果,并未达到10倍。

    15、 USB 3.0在供电能力上的提升不容忽视。尽管同样是2.5英寸移动硬盘,且供电电压均为5V,但不同硬盘对电流的需求存在差异。USB 2.0接口的最大供电电流仅为500mA,在没有外接电源的情况下,高功耗的移动硬盘常常无法正常运行,即便勉强启动,也容易因供电不足导致硬盘损坏。此外,由于线材质量或传输距离的影响,前置USB 2.0接口常因电压下降而无法驱动某些硬盘,而连接主板背板接口却可能正常工作。相比之下,USB 3.0显著增强了电力输出,单个端口最大电流可达900mA,输出功率提升至4.5W,大幅提高了供电稳定性与效率。这一改进使得绝大多数2.5英寸移动硬盘在无需额外电源的情况下也能稳定运行,有效解决了USB 2.0时代因供电不足带来的兼容性与可靠性问题,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安全的使用体验。

    16、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USB3.0在数据传输速度上相较USB2.0都有显著提升。随着其普及程度不断提高,USB3.0正逐步取代原有的USB2.0成为主流。对新技术感兴趣的人士,建议深入了解一下其性能与优势。

    soft.zol.com.cn true https://soft.zol.com.cn/1045/10458430.html report 5024 如今,USB3.0接口日益普及,新发布的笔记本电脑普遍配备多个USB3.0端口。相较之前的SNB平台主板,搭载IVY新一代处理器的B75、Z77等主板的一大升级便是原生支持USB3.0高速接口。这一改进显著提升了数据传输速度,优化了外设连接体验。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USB3.0的技术...
    不喜欢(0) 点个赞(0)
    随时随地资讯查报价 就上ZOL手机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立即下载

    WebAllow 3.0

    更新时间:2007年12月26日

    用户评分:0 | 0人点评

    软件类型:共享软件

    软件语言:简体中文

    WebAllow 3.0
    • 更新时间:2007年12月26日
    • 软件大小:1MB
    • 软件分类:防火墙类
    • 语言种类:简体中文
    • 软件评级:0 人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