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1年12月3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是指在企业、事业单位及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中,劳动者因职业活动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以及其他有毒、有害因素所引发的疾病。2013年12月30日修订发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其划分为十大类别,共计132种具体疾病。这些疾病涵盖了职业性尘肺病、职业性皮肤病、化学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等多个方面,全面反映了当前我国职业病的主要类型。接下来将逐一介绍各类职业病的具体内容。
1、 尘肺病包括硅肺和煤工尘肺等类型
2、 职业性放射病包括外照射急性、亚急性、慢性放射病以及内照射放射病等多种类型。
3、 职业中毒包括铅、汞等金属及其化合物引起的中毒。
4、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包括中暑、减压病等。
5、 由生物因素引起的职业病,如炭疽、森林脑炎等。
6、 职业性皮肤病包括接触性、光敏性皮炎等类型。
7、 职业性眼病包括化学性烧伤、电光性眼炎等。
8、 噪声聋与铬鼻病属职业性耳鼻喉疾病
9、 职业性肿瘤包括石棉引起的肺癌、间皮瘤及联苯胺导致的膀胱癌等。
10、 包括职业性哮喘、金属烟热等其他职业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