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声是音频设备在通电、断电及操作过程中因瞬态冲击产生的爆破噪音。
1、 确认D类功放IC音频输入端的四个电容(左右声道各两个)容值均为104或更小,且四者数值一致。
2、 原理阐述:
3、 POP声主要由输入电容充放电引起,适当减小输入电容可有效降低POP声的产生。
4、 原理阐述
5、 当SDL和SDR为低电平时,电路处于关闭状态,此时系统不会输出音频信号。若在上电瞬间使该控制脚保持低电平,便可有效避免POP声的出现。原设计中,上电时关断引脚为高电平,导致功放立即启动,容易产生爆破声。为解决此问题,在关断脚与地之间接入一个约22μF的电容。上电初期,该引脚因电容尚未充电而维持低电平,电路保持关闭;随着电容逐渐充电,电压缓慢上升,直至达到高电平后,D类功放芯片才开始正常工作。通过这一延迟过程,避开了上电瞬间的电流冲击,从而消除POP声。电容容量可根据实际需求适当调整,以优化延迟时间与启动特性。
6、 原理阐述:
7、 电路初始状态下,MUTE引脚上电时为低电平,此时静音功能不启用,D类音频功放IC可正常启动工作。为优化上电过程中的噪声问题,可在MUTE控制端串联一个电阻6R14,并在MUTE端与VCC之间并联一个约4.7μF的电容。上电瞬间,电容开始充电,使MUTE脚电位先处于高电平,实现静音状态;随后通过6R14缓慢放电,MUTE端电压逐渐下降,最终变为低电平,功放解除静音。该延时过程可有效避开上电时产生的POP声。其中,所加电容6C23的容值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容值越大,MUTE信号与VCC之间的时序延迟越长,静音解除越晚,抑制冲击噪声的效果越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