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软件资讯 > 新闻资讯 > 评论 >

反微软垄断 这是持久战

评论:番茄花园该打 但反垄断更该升级

eNet硅谷动力 【转载】 2008年09月09日 08:39 评论

  标准相对于产品,就是可以引起“增强效应”的信息资本。软件(相当于成瘾性商品)与标准(相当于成瘾性资本)二者是互补品。标准垄断就是资本垄断。

  虽然盗版的存在让微软没有获得相应部分利益,但微软占领了市场,形成了事实标准,因此属于标准垄断。占有市场份额从某种程度上抑制了竞争对手进入,因此盗版和把一些产品免费在某种意义上是一样的结果。当所有的竞争对手消失后,微软可以借机垄断中国市场,赚取超额利润。

  我在十年前在《21世纪网络生存术》一书“如何把信息资产兑现为金钱”中,预言微软“当市场份额较少时,它无偿或以较低价格提供系统软件;当市场份额达到垄断时”,将“靠出售以原子形态的软件赚钱(如办公套件)”。北京奥运会前的第19天看来是个分水岭,事情果然在向这个方向发展。

  政府一方面要通过法律,帮助微软打赢番茄花园的官司;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戒断青少年的微软产品成瘾症。只有戒断青少年对微软的软件成瘾,才能从根上杜绝青少年对番茄花园们的依赖;同时“帮助”微软从根本上减少盗版(大家都不用了,自然盗版也就少了)。

  戒瘾的本质,就是把标准的主动权,重新拿回来。用开放标准,作为微软事实标准的替代品。戒瘾的对象,应是全国在校学生。具体作法是在学校教育中,以开放标准(Linux)顶替封闭标准(MS)。建议取消全国学校的微软课程内容。将微软垄断软件纳入与成人软件、绿色软件共同管理渠道。希望有两会代表提出这方面的提案。

  微软软件及其教育应在商业领域发展,而不宜在学校这个公共领域发展。目前Linux在操作系统、办公套件等方面已较成熟,大家不用,只是因为迈不出第一步。与其让已被微软“套牢”的成年人付出路径转移成本,不如从学校起,从公共软件教育角度,强制青少年接受Linux(权当开发智力的一门课),从早期阻断青少年对微软产品的成瘾性。让他们走向社会后,再选择用不用微软的东西。这样来化解微软“他们会因此上瘾”的策略。

  对微软反垄断是持久战

  对于微软来说,反垄断的成败,取决于替代标准和产品的成熟与否。没有充分可替代的竞争产品,反垄断就会出现回潮。因此对微软反垄断必然是持久战。

  反垄断如果只是罚罚款,并不能触及标准这个核心。政府治理的方向,也不应是让微软拿一笔钱出来,用来培养软件人才。因为培养出来的还是微软操作系统下的人才,相当于用对微软标准体系的投资来让微软尽“义务”。

  网民希望低成本获得软件,不可忽视。治本的作法,是在软件标准层,通过引入开放系统,壮大开源软件,引入兼顾公共利益和商业利益的标准竞争。

  番茄花园的洪磊及其技术人员,为什么用自由软件的规则去开发、修改商业软件,而不直接去搞自由软件?教育部门应反思是不是我们培养出的程序员,只会开发微软标准的软件。建议大学拿掉学校课程中与微软开发工具有关的内容,代之以Linux开发语言、开发工具课程,引导开发人员多为开放系统服务。

  建议国家以网络应用为重点集中攻关Linux的瓶颈。目前要着重解决Linux在网站兼容、网络应用等方面的瓶颈问题;开辟手机软件、家电软件等新的增长点。用丰富的应用吸引市场的认同。

 

上一页 1 2 
本文导航
  • 第2页:反微软垄断 这是持久战
看完本文后的感受:文章感受排行>>
频道热词:微信  手机QQ  12306  
视觉焦点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