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软件资讯 > 新闻资讯 > 互联网 >

不全盘否定“人肉搜索”

网络暴力第一案宣判:法院不全盘否定人肉搜索

中国青年报 【转载】 2008年12月22日 09:14 评论

  法院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出司法建议

  12月18日上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出了司法建议,建议对网站及相关主体加强有效监管,并对互联网的运行和发展进行合理引导。

  朝阳区法院在案件的审理中发现,网站对网民言论内容的审查仅限于一般的、随机的、应付投诉的事后审查,而此时侵权事实往往已经发生,因此有必要采取更加有效、适当的技术措施,对网民言论进行适时监管,避免类似侵权行为的发生。

  在王菲诉张乐奕一案中,“北飞的候鸟”非经营性网站于2008年1月11日由被告张乐奕注册,注册后即开始提供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但直至4月2日才申请备案,4月23日才获得批准。该网站在长达103天的时间内脱离了监管部门的监管。

  法院认为,张乐奕的行为违反了我国《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管理办法》等法规,建议工业和化息化部督促下级执法单位对该网站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完善对互联网网站的监管方式,加强对互联网网站的监管力度。

  在司法建议函中,法院还建议工业和信息化部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加强对网民言论的适时监管。

  这份司法建议函还称,近年来互联网上的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如不及时加以规范和引导,可能造成不良影响。比如“人肉搜索”,一旦被滥用,容易产生误导公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不良后果。

  “网络暴力第一案”并不全盘否定“人肉搜索”

  有网民这样认为:“人肉搜索”就是“一只老虎,N个武松”。朝阳区法院民一庭庭长陈晓东在12月18日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称:“法院不是全盘否定‘人肉搜索’,法院只是不支持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人肉搜索’。”

  对于备受关注的公众知情权问题,陈晓东认为,言论自由是要保护,但同时更要尊重公民和法人的合理、正当的合法权益的保护。“有的专家提出通过网络实名制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更多的专家认为网络实名制成本非常大,不适合我国的国情。”

  据透露,为探讨“网络暴力第一案”背后更深层次的法律问题,2008年6月26日,朝阳区法院召开了“网络中的个人隐私保护”相关法律问题专家研讨会。

  7月16日,50余名高级法官举行联席会议,对此案进行了研讨。有高级法官指出,该案例处理难点在于言论自由与公民权利保护之间的价值取向,在处理这起案件时,应考虑案件处理结果对于网络的健康发展与引导产生的影响,以及对保护公民权利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撰文指出,“网络舆论暴力”的现实存在,反映了目前我国网络道德与法治建设的相对滞后。对于监管部门来说,面对网络舆论,应该主动应对,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同时,要制定明确的制度、规则,运用技术手段,保证信息的“非暴力性”。作为网民,也要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内心的“痛”,化解自己的压力,稳定自己的情绪

上一页 1 2 3 
看完本文后的感受:文章感受排行>>
频道热词:微信  手机QQ  12306  
视觉焦点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