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二次打包的方法并非很难,通过一些近乎“傻瓜”的安装制作工具,甚至一般菜鸟也能生成对应程序。特别是对于一些对代码和系统较为熟悉的“老鸟”,一旦加入可绕过主流防护,并跳过安全清理工具的代码内容,便会肆无忌惮的对系统构成威胁。对此,如何辨别包中猫腻?也值得我们仔细研究。
面对形形色色的“打包”工具,实际我们也可以尝试对其进行反向拆解,既然可以整合,为何不能分离?对此,我们通过一些,如“万能解包工具”等,即可实现对应辨别方式。而在目前提供“拆解”安装包服务的软件中,Universal Extractor无疑是很多朋友的主要选择。
Universal Extractor是一款近乎于万能的文件提取器,支持的文件类型多达40多种。无论是简单的压缩文件如zip、rar、7z,还是软件的安装程序如Inno Setup、InstallShield、Winodws Installer,抑或是一些软盘光盘镜像如IMG、ISO,甚至某些加壳的PE文件都可以使用它将打包在其中的文件提取出来.软件的使用十分方便,只需要指定待提取的文件和目标文件夹,Universal Extractor 会自动分析文件类型并提取完成。通过在资源管理器中使用鼠标右键操作,更是可以一键完成提取。

快速通过拆包工具,拆解相关安装包文件
通过拆包软件“拆解”完成之后,我们很快就可以看到安装包存在的猫腻所在,比如这个名为“MM乐园”的网页快捷方式,会在安装后,引导用户自动载入此页面,并在桌面、快速启动处生成此快捷图标等。
这样借助一系列拆包软件,我们也可以轻松实现对其的有效识别,当然,看出了猫腻,找到了端倪,我们还需要对其进行清除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