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大平板系统 谁能"左右互搏"?
喜欢看金庸的网友都知道,“左手画方,右手画圆”的左右互搏术是武学至高境界,只有少数武林奇才能掌握这门“多任务功夫”,同时打出两套拳法。其实,移动领域与其类似,“多任务模式”也是考察平板操作系统优劣的重要标准。一款多任务处理得当的平板系统,会赢得更多用户的青睐。
下面,笔者将对比iOS、Android和Windows RT三款平板系统的多任务模式,看看这三大高手在多任务处理方面各有哪些妙招。
看谁分身有术 三大平板系统多任务横评
所谓“多任务”,是指用户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在系统内运行多个应用程序。对于桌面系统来说这当然不算什么。但对移动操作系统而言,设备的重量、体积都受到局限,多任务处理的难度也由此加大,这就需要考量开发者的设计与优化能力了。
测试环境介绍:
比较项 | 操作系统 | 处理器 | 系统内存 | 存储容量 |
iPad 2 | iOS6.0.1 | A5双核;1G Hz | 512MB | 64G |
索尼SGPT111CN/S | Android 4.0.3 | Nvidia Tegra 2双核;1G HZ | 1GB | 16G |
Surface RT | Windows RT | Nvidia Tegra 3四核;1.3G HZ | 2GB | 32G |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比iOS、Android和Windows RT三款平板系统的多任务模式:
1、多任务后台原理。多任务处理除了UI上的应用切换,更多的涉及到了后台进程的运行状况。我们需要先弄清楚:在切换应用时,平板电脑的CPU、内存和网络连接是怎样的状态,我们需要了解这三款操作系统多任务处理的基本原理。
2、多任务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笔者要测试开启多任务后的三大系统在性能上的不同表现。
3、多任务手势的设计。手势可以帮我们更快地切换应用,是多任务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考察三大系统的手势功能是否完善,操作是否便利。
4、通知中心。通知中心是多任务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推送大量消息,增强应用之间的互通性。通知中心的水平也关系到多任务处理的优劣。
2后台原理:三系统各有侧重
后台原理:三系统各有侧重
多任务模式,除了UI上的应用切换,更多的涉及到了后台进程的运行状况。下面,笔者就来说说iOS、Android、Windows RT的后台原理。我们先来弄清楚:在切换应用时,平板电脑的CPU、内存和网络连接是怎样的状态。
iOS系统:墓碑机制
在多任务方面,iOS系统最出名的就是它的“墓碑机制”,这也是很多人嘲笑“iOS是伪后台”的原因。“墓碑机制”是指:如果某应用当前不在运行状态,那么iOS会自动把该应用在内存里的运行情况以文件的形式保存下来,然后在后台关闭该程序,这时该应用不占用内存与CPU,只是在多任务栏保留一个图标(像墓碑一样)。而当用户下次打开此程序时,iOS会将之前保存的数据再释放出来,应用恢复原貌。这种机制的好处就是比较省内存。
iOS多任务原理(图片来自独立软件作者、专栏作家@ibuick)
当然,并非所有iOS程序在关闭后都会立刻成为“墓碑”,系统会根据关闭时间的长短、内存占用的多少来区别对待。一般情况下,应用程序在切出去10分钟后会先变为“暂停”状态,这时程序停止CPU运算、切断网络连接,但保留内存资源;一旦打开的应用增多,占用内存超过一定额度,那么该程序就会从“暂停”变成“墓碑”。
不过,像iPod之类的音乐软件、蓝牙、通知中心等进程是不受墓碑机制影响的。对于这些应用,只要用户不强行关闭,它就会一直运行。
Android:内存回收机制
与iOS的“伪后台”不同,Android系统的多任务处理采用了“真后台”。安卓依靠“回收内存”规则来实现后台的多任务。
细心的用户会发现,安卓系统的应用是无法直接关闭的,因为系统后台永远挂着许多进程与服务,我们在页面上滑动关闭的仅是这些应用的使用记录。那么开这么多进程不会卡机么?其实,这些后台进程多数时间都处在暂停状态,只占用内存不占用CPU。只有应用运行,对应的进程才会开始工作。
当然,设备的内存毕竟有限,如果进程一直累加,内存迟早会不够用。针对这个问题,Android对后台进程进行了详细的分类,例如:前台进程、可见进程、次要服务、后台进程、内容供应节点、空进程。内存快用完时,系统会根据进程的等级,自动关闭进程从而回收内存。对于一般用户,这种内存回收机制可以满足使用需要,所以我们没必要总用第三方应用“杀进程”。(杀进程后要应用需要重新启动,CPU负担遽增,设备反应会更慢)
Windows RT:有限制的X86系统
或许是源自PC系统的缘故,平板系统Windows RT的多任务原理类似于X86架构下的Windows系统,但增加了很多限制:
首先,Windows RT的应用程序被切换出来后,其进程会停止CPU运算。(桌面Windows不会停止)
其次,Windows RT对网络流量的控制更严格。所有能联网的RT应用,只要切出的时间超过30秒,该应用的网络连接就会被掐断,用户再次进入应用时需要刷新页面。当然,对于一些有下载任务的应用,如Windows Store,系统还是会保持网络连接直到下载完成。在这一点上,X86的Windows系统比较宽松。
通过以上解析,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三大系统的多任务原理。那么以上原理在实际运用中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析这些模式会对设备的性能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3多任务性能:RT综合体验最优
多任务性能:RT综合体验最优
下面,笔者将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上面的理论要点。我们将尽量多地打开应用,来看看iOS、Android与Windows RT在运行多个任务时的性能表现,如“是否卡机”,“是否需要重新加载资源”等。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只是测试操作系统的多任务性能,要尽量避免设备性能对结果的影响,所以笔者会采用主观测试的方法。
iOS系统:操作体验较流畅
iOS系统多任务栏
第一次:打开5款应用。结果:切换应用无加载过程;无闪退,系统非常流畅。
第二次:打开10款应用。结果:13次切换中,5次有加载过程;无闪退;系统卡机1次。
第三次:打开15款应用。结果:24次切换中,20次有加载过程;出现1次闪退;系统卡机3次。
小结:在测试中,iOS系统的应用会互相“挤内存”,每当打开一个大应用时,其他应用就会被挤成“墓碑”。如果用户切换次数多,那么重新加载文件会带来很多不便。但是iOS的操作很顺滑程,即时打开多个应用,界面的转换也很流畅。
安卓系统:无需多次重载资源
通过Android系统的第三方进程管理器,我们能更清楚地观察进程的运行情况与内存、CPU状况。首先,在未打开应用的情况下,内存剩余486MB,Android系统很流畅。
第一次:打开5款应用。结果:内存剩余290MB,9次切换应用都无需加载,系统较流畅。
第二次:打开15款应用。结果:内存剩余196MB,15次切换应用中,5次加载,系统稍显迟钝。
第三次:打开25款应用,内存剩余188MB,20次切换应用中,11次加载,系统稍显迟钝。
小结:在进程管理器中,灰色进程意味着“已被关闭”,黄色与白色意味着“正在运行”,随着笔者不断打开新应用,之前打开的应用也不断变成灰色。可见,安卓系统正在自动关闭进程来回收内存。但通过较少的加载次数来看,Android还是牺牲了一部分操作顺滑度来保障任务之间的快速切换。
如果安卓能合理回收内存,用户用起来还是很方便的,但Android对进程的自动分级未必符合我们的实际需要。有时笔者马上要用的应用反而会被“回收”。而且,后台挂进程会导致第三方软件偷跑流量等问题,这也导致了目前安卓平台的安全隐患。
Windows RT:加载时间短 任务可控性强
Windows RT与X86的Win8系统一样,拥有一个功能丰富的任务管理器,它可以帮助用户有效监测、管理进程,查看CPU、内存、磁盘、网络流量状况,这也让我们的测试方便不少。
第一次:未打开应用,内存占用为27%。系统流畅;
第二次:打开7个应用,内存占用为53%。系统流畅,切换本地应用无需加载,联网应用需要刷新;
第三次:打开15个应用,内存占用为69%。此时拖拉界面,系统稍显迟钝;切换本地应用不用加载,联网应用切换时需要刷新;
小结:Windows RT系统没有自动关闭进程的功能,所以当笔者打开近20个应用后,系统反应稍显迟钝。但是,笔者很快通过任务管理器找到并关闭了几个占用内存最多的进程,系统很快恢复流畅。从用户体验上讲,RT系统的任务管理器值得加分。
需要说明一点,虽然Windows RT的多任务栏只显示最近打开的7个应用,但RT系统支持的任务数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对于那些在任务栏被“顶”掉的应用,我们从开始界面再次进入就可以了。
总结
根据前文中的原理概述与实际体验,我们总结出三大系统的多任务性能特点:iOS系统靠“墓碑机制”,用户操作很顺滑,但动辄重载资源让人烦;Android通过进程分级制度来“即时回收内存”,用户加载程序基本无需重载,但自动分级未必符合用户的个性化需求;Windows RT并没有自动关闭进程的功能,但它拥有易用的任务管理器,可控性优秀。
iOS、Android和Windows RT各有千秋,用户可以根据个人使用习惯,选择不同的系统。在笔者看来,Windows RT的综合体验是最优秀的。
4手势功能:Windows RT最方便
手势功能:Windows RT最方便
手势可以帮我们更快地切换应用,是多任务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我们将对三大平板系统的手势功能进行对比。
iOS:三种手势
可能受“伪后台”之说的影响,iOS在多任务手势上并不很积极,直到4.3版本iOS才加入手势操作功能。目前平板端的iOS系统支持三种任务切换手势:
iOS多任务手势
1、五指闭合,退出应用回到主界面。
2、四指向上拨动,显示多任务栏。
3、四指或五指左右推动来切换应用程序。
当然,如果你是越狱用户,就可以安装多任务手势软件,那就不在本文讨论范畴了。
Android:无
Android的多任务切换的方式比较单一,用户直接点击屏幕下方的多任务按钮就能实现。如果不安装第三方应用的话,安卓系统并没有提供多任务手势功能。
Windows RT:简单易用 功能强大
Windows RT系统提供了易用性与功能性并重的手势功能。
手指从左边线向右移动,能切换应用。如果手指能及时向回撤,左边会并显示目前系统后台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
当手指向右边线滑动时,屏幕右侧会出现Win8特有的Charm条,在使用应用的同事,用户可以通过它实现搜索应用、设置计算机、关机等操作。
系统还支持“分屏功能”,用户可以在一个屏幕下同时操作两个界面或应用:手指从屏幕最上方向下滑动,按住后不放松,当前界面会缩小,还可以左右移动;将当前屏幕固定至一侧,打开左侧任务条,选择另一个程序,这样就能实现分屏了。
由于移动终端本身缺乏多任务模式,Windows RT的分屏无疑是一个能带来惊喜的功能。
总结: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最新推出的Windwos RT系统在多任务手势方面占据着绝对优势,iOS与Android都需要越狱或第三方应用来实现更丰富的多任务手势。
5通知中心:安卓与RT各有千秋
通知中心对比:安卓与RT各有千秋
通知中心是多任务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推送大量消息,增强应用之间的互通性。下面我们来了解三大系统的通知中心功能。
iOS:支持项目较为单一
iOS此前并没有通知中心,直到iOS5版本苹果才从安卓身上“学”到这个功能。iOS的通知栏在屏幕上方,从屏幕顶端向下轻扫即可打开,它可以显示应用推送的信息、日历邀请、好友请求等。用户点击通知信息可以进入相应的应用内。iOS通知中心支持的项目较为单一,大多数都是应用程序推送的广告信息。
iOS系统的通知栏
Android:内容丰富功能多
通知中心一直是Android系统重要功能。与Android手机不同,Android平板的通知中心并不在屏幕顶端,而是在右下角,用户轻触屏幕即可打开。
Android的通知中心比iOS的内容更为丰富,除了应用内的消息推送外,还有软件的更新信息、系统信息、时间、网络连接状况、电量等多种内容,用户还能在通知中心里完成简单的系统设置。
与iOS系统相比,Android系统的通知中心是一个更宽泛的入口。据说,Android 4.1系统的通知栏不仅能够查看通知与消息推送,而且还有更多互动功能。用户可以在通知栏区域直接读完一封邮件并回复,将推送的通知通过邮件转发。
Windows RT:独特的消息推送体系
Windows RT系统并没有直接推出类似安卓的“通知中心”,它根据自身特点构建了更多元的消息推用机制。当微博、QQ等应用有消息推送时,屏幕右上角会出现显示条,点击就能查看详情,这些信息还会显示在“消息”应用内。
“磁贴”是Win8 Metro界面的一大创新型特色——应用内的信息将会以滚动播放的形式在图标上显示出来。我们无需进入应用,只通过磁贴的更新就能最新的新闻、好友消息、天气状况等多种信息,这无疑是移动系统中的一大创新。
但需要提醒各位,磁贴与通知中心一样,需要单独的流量支持,用户可以在任务管理器中查看相关流量数据。当我们不需要磁贴时,可以直接在开始界面将其关闭。
总结:
一个功能完备的通知中心能为用户带来很多方便。在这方面,iOS稍显简陋,功能尚需改进;Android与Windows RT则各有千秋——Android通知中心的强项在“多功能”;而可定制性与便捷性上,Windows RT则更胜一筹。
6对比总结:Windows RT技高一筹
对比总结:Windows RT技高一筹
经过前文的评述,笔者将iOS、Android和Windows RT在多任务模式上的对比信息整理如下:
比较项 | 后台原理 | 流畅度 | 是否要重载资源 | 进程可控性 | 手势操作 | 通知中心 |
iOS | 墓碑机制 | 好 | 多次 | 差 | 少 | 广告太多 |
Android | 内存回收 | 中 | 较少 | 较好 | 无 | 功能丰富 |
Windows RT | 延续自X86 | 中 | 较少 | 好 | 非常丰富 | 定制性、便捷性强 |
iOS系统会根据应用关闭时间的长短、内存占用情况来判断是否实行“墓碑机制”。iOS系统首先保障用户操作的顺滑度,但是这也常导致应用切换时要重载资源。iOS的多任务手势并不丰富,目前平板端的iOS系统支持三种任务切换手势;目前iOS的通知中心主要针对应用程序,支持项目比较单一。
Android通过进程分级制度来“回收内存”;Android比较看重切换应用时的加载时间,系统顺滑程度一般;Android自动分级有可能不符合用户的个性化需求;Android没有多任务手势;Android通知中心内容非常丰富,是一个很宽泛的入口,甚至还支持很多互动功能;
Windows RT的“消息”应用
Windows RT并没有自动关闭进程的功能,但它给用户提供了易用的任务管理器,可控性优秀;Windows RT对网络流量的控制十分严格,所有能联网的RT应用,只要切出的时间超过30秒,该应用的网络连接就会被掐断,用户再次进入应用时需要刷新页面;RT系统提供了易用性与功能性并重的手势功能,支持分屏;Windows RT的通知系统为“消息”应用和磁贴功能,定制性与便捷性较强。
从整体上看,三大平板系统的多任务模式都已自成一派,各有特点,我们无法通过硬性指标来分清孰高孰低。但Windows RT的多任务处理延续了X86 Windows系统的诸多优点,在多方面都表现优异。而iOS与Android则各有短板。从这个角度来看,最近刚刚发布Windows RT系统的确技高一筹。
平板电脑操作系统和笔记本、台式机的桌面操作系统一样,也需要多任务的支持,也就是可以同时运行几个应用程序,才有更好的体验,使用起来效率也会更高。
刘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