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ndroid L究竟值不值得等待?
Google公司对Android系统每一次重要版本的发布,第一时间得到推荐的几乎都是出于自产自销的自家“儿子”系列手机,或者一些合作设备厂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规则,广大安卓粉们只能经历漫长的等待,而部分手机却被残酷地剥夺了最新Android的支持。
Android L依然是这样,从2014谷歌I/O大会发布了之后,到现如今Android仅被推送到了为数不多的几个机型(本文主要以Nexus5为例)。随着大众目光的聚焦,新版的Android L是不是真的如同谷歌所标榜的那样,自2008年问世以来Android系统变化最大的升级,Android L究竟值不值得等待?
阳光普照待何时 Android L值得等待吗?
Android L的改进包括色彩斑斓的用户界面、更先进的通知系统、性能改进和64位支持等等,显然会促进智能手机的另一波更迭热潮。但我们也希望手机厂商不要忘记旧作,尽快开始Android L固件的开发。但从以上时间表来看,非Nexus设备能在年末用上Android L固件,可能就已经是非常理想的结果了。
Nexus 5手机或Nexus 7平板刷机升级Android L
截止到目前为止,如果你想抢先体验到Android L系统,那么正常渠道,你需要拥有谷歌Nexus 5手机或Nexus 7平板即可刷机升级。而其他安卓设备想要用上Android L系统则要等待很长一段时间,相信在下半年时间里会有更多厂商推出适配Android L系统的新机型,或者为已有型号产品进行固件升级。
2新系统界面不能不了解的四大重构
互联网产品的用户界面,讨论起来可以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而Android智能系统和其他(iOS甚至是WP)竞相追逐的彪扁平化过程中,展现在大众面前的几乎都是都要出现审美疲劳的趋势化风格。主观上,真的很难说这样的设计界面好看还是不好看,或许我们从智能系统界面的不同特征点,展开讨论也许更能说明问题。
谷歌本次推出的Android 4.X之后的下一代产品——Android L,官方在UI界面的设计上,确实涉及到一些非常重要的亮点。
这些点包括:①Material Design;②重新设计导航按钮;③动画反馈;④跨平台风格的统一等等。
Android L是谷歌最乐于去谈论的一件事儿,因为这次,谷歌强调了新的Android系统,已经带来了扁平化的同时也带来了物理特性(新的动画、阴影效果)。
全新设计语言Material Design
其中,谷歌推出的全新设计语言Material Design。这种设计语言旨在为手机、平板电脑、台式机和“其他平台”提供更一致、更广泛的“外观和感觉”。在安卓平台上,这种新界面被称为Material,支持各种新动画效果,具有内置的实时UI阴影,以及可在不同屏幕之间切换的hero元素。Material Design语言的一些重要功能包括 系统字体Roboto的升级版本 ,同时颜色更鲜艳,动画效果更突出。
其次,Android L最大特点还在于所有设计元素都经过了修改,甚至导航键都经过了重新设计了,现在是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的组合。更重要的是,新的界面乍看之下趋近苹果,开始扁平化并更加丰富多彩。
另外一个大的变化是丰富的动画反馈。简言之就是,所有的操作,就算是点击一个按钮,切换选项卡,最近项目翻转等,都会拥有自己的动画效果。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所有这一切都经过精心设计,不致显得过于浮夸。
在跨平台风格的统一性上,谷歌也力求达到一个比较大规模的普遍性,出于这种理念的驱动,全新的设计,将会横夸所有谷歌操作系统。Android不是唯一的平台,几乎所有谷歌平台,包括Chrome操作系统、Android Wear和Android TV都采用了这种全新设计。
3通知中心同质化味儿太浓
通知中心系统中的功能,用于提供所有程序的提醒消息。用户不必马上对弹出的通知做出反应,只需要做出相关动作就可以消除提醒。用户可以选择哪些程序在通知中心显示,以及指定处理它们的方式。顾名思义,Android系统的通知中心正是为用户实时反馈信息的交互界面,在这里,用户可以实时了解手机当前的通讯状态。
与以往的版本相比,Android L拥有更先进的通知中心,类似Google New的卡片式风格,在锁屏状态下也可以使用,直接进行多种功能操作。另外,这种卡片式的风格也被集成到弹窗中,让用户更容易察觉,不易错过信息;同时还具有操作性,比如你在游戏时获得来电,不会以全屏显示,而是弹出可操作的通知卡片,你可选择接听或拒接,界面仍停留在游戏中。
至今为止的版本如果打开软件系统设定,关闭“Show notiications”按钮检测的话,就可以关闭通知功能。Android L把这一功能更为简化。可以同时关闭几个软件的通知功能。在“Settings”软件,通过操作就会显示设备上所有软件。从中选择软件,就会出现检测窗口。这一功能使操作更简单,也不需要寻找“Downloaded”、“All”等,不会有被其他软件迷惑的困挠。
在预览版本中,通知栏并不会显示内容,只会显示双击进入应用详细查看,左右滑动还仅仅是标记为已读的功能。不过就算如此,仍然要比以前的版本方便许多,再也不用安装那些锁屏界面的信息提示插件了。
控制中心也有一些变化,为了和通知中心匹配,控制中心变成了二段式,如果在有信息的情况下下来只会出现第一段,再次下来才会出现全部的内容,包括了亮度调节、飞行模式、声音调节、旋转屏幕、位置信息以及手机屏幕投射,您是不是感觉到了浓浓的iOS味儿?
4多任务系统增强:卡片式动态效果
应用程序多任务系统增强
多任务的切换是不是非常像手机版Chrome的页面切换方式
在Android L中,多任务处理器得到增强,拥有立体式的层叠效果,可以通过滑动快速切换。比如你在浏览器中打开多个页面然后退出,在多任务界面就可以切换选项卡,而不必进入到浏览器应用中。
多任务查看过程中可以直接回复信息(如微信)
多任务处理虽然说改成了动画效果很炫的卡片式管理模式,但依旧让人崩溃的是没有一键清除后台程序的功能。手动关闭一、两个多余程序还可以,如果有那么十几个,再用手指一个个滑动关闭,是不是也太不人性化了。
点评:Android L最新版本的多任务切换风格,笔者的体验似乎已经没有了太多的惊喜感,也许经历了iOS8。不过想想也是,众移动系统竞相争红斗艳。如果说iOS8的多任务切换模式过于平面化的话,那么Android L的多任务切换那就是立体动感十足。
5普照更多设备 期待正式版到来
Android系统在针对移动设备的节电优化上,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以Android 4.0为起点,Android在电池管理上的改进变得比较的明显。现在进入到了Android L,在电池电量的优化方面,存在哪些可圈可点的地方?
Battery Historian工具
谷歌在全新的Android L,加入了新的“Job Scheduler”API接口方案,即是为应用提供一个适当的运行环境,减少对设备的唤醒,而Battery Historian工具也增加了很多新的电量追踪功能,以便了解各个应用的耗电情况,从而进行针对性调整来延长电池续航时间。考虑到目前的Android L依旧为开发者预览版,我们还是一起期待正式版的表现吧。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则是新的ART默认模式了,该模式已经可以在4.4系统中看到,但本次谷歌则是直接将默认虚拟机从Dalvik更换成ART。毕竟后者支持一次性编译应用,而不会在每次应用运行时都进行一次编译,好处便是带来了更快的处理速度和更低的能耗。
看到这是不是有点小激动,值得一提的是,谷歌还在Android L中加入有一项“Battery Saver”省电模式,可以在手机电量仅剩15%的情况下自动降低处理器性能、切断后台数据、降低屏幕亮度。
实际上,在电池设定中,用户可以开启节电助手模式,否则的话在电量低于15%的情况下也会自动开。实际使用中确实会比之前4.4版本有不小的提升,每次我发现电量显示已经变红、身上的移动电源没有电了、又离可以充电的目的地还有一定距离的时候就会特别焦虑,节电助手模式则会获得更多的待机时间。
大家对Android L的期待究竟值不值得?
以上我们已经对Android L多个区别于其他智能系统的特征点,均与大家一起探讨过了。在我们谈论这样一款期货(Android L)之前,先简短地总结这款智能系统的优缺点。
纵观Android L在界面上扁平化风格的进一步延续,通知中心、多任务系统以及电池管理、节电能力的优化提升等等,都是以往Android进步与升级,甚至对比于其他竞争对手在这些方面,Android L仍然存在着显著的优势;
而缺点方面,依然延续使用的暗色基调,一方面来讲依然没有什么生机,过于繁杂的控制中心,动画多任务处理效果自然很炫,卡片式管理模式也很OK,但依旧让人崩溃的是没有一键清除后台程序的功能,还有就是,酷炫的动态效果对系统资源占用如何?另外,程序的兼容性问题,希望新推出的Android L不要出现太多兼容上的毛病。
Android L优缺点兼具,现实中也是这样,每一件事情都有正反的两个面。Android L是一个倾注了谷歌设计心血的一款产品,在传递着Android的一向风格的基础上,谷歌使出全身解数来开启的创新体验。因此,希望谷歌放开对设备限制的桎梏,阳光普照让尽可能多的设备加入到其中,广大用户也是拭目以待,共同期待正式版的早日到来。
Android L采用全新扁平化风格和交互模式,并正式推出ART模式,完美64位支持,同时还大幅提升续航能力,而且还做到全平台通用。虽然优点可以罗列出很多,但缺点也不是没有,究竟这款大家期待了2年的系统让大家等的值不值呢?
刘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