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朋友圈分享文化已自成一派
如今的微信朋友圈已经成为手机党的重要阵地,一遍遍地刷新朋友圈,获取朋友们的新鲜事,其实已经成为新生代移动互联网生活状态中,“圈民”们的真实写照。建立在强大关系体系中的朋友圈,圈中好友均是用户相识或认可的朋友,与微博相反,朋友圈由关系产生内容,而非内容产生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讲,微信在社交意义上则更加注重关系。也正是存在这样的人脉基础,这个圈子久而久之就自成一派,并形成了一道文化。那么在朋友圈中,您是否曾遇到过一些“狗血”情况?我们就来谈谈朋友圈中的分享文化。
那个"狗血的圈" 谈谈朋友圈中分享文化
吃饭、嘟嘴、卖萌充斥着反复的刷屏,隔几分钟就发个心灵鸡汤神马的。这个看似令人感到狗血的圈子,其实已经形成了其独成一派的分享,是新生代移动网络达人所不可缺少的表达方式。
说到这里,有个问题出现了,作为一种新生代的网络文化,这项分享文化中究竟有多少经典的类型?想必很多人第一口回答就是:很多!为了找到并将达人们在朋友圈分享活动中的分享行为,笔者以为,我们有必要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圈子。
“乐于分享、乐于被分享”几乎成为新生代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一大爱好,而朋友圈的这种分享文化中,也许存在着一种“炫耀与好奇”的心理,而导致发布者的图片、视频等内容就会得到分享与评论。朋友圈的分享模式简洁,拍摄、留言、分享一气呵成,新鲜事发布者与来访朋友之间,一个乐于被评论,另一个乐于去评论,彼此之间几乎形成了默契,乐此不疲。
- 投票区域:您觉得朋友圈哪种分享最烦人?(点击预览可查看效果)
2吃喝玩乐自拍 成为圈民每天"功课"
应该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就是当朋友聚餐时或外出旅行时,很多人已经习惯下意识地掏出手机,对着画面多角度拍摄,然后上传至微信、微博,随着微信、微博的流行,在朋友圈里晒照片已经成为不少人每天必做的“功课”。
发自拍,拍美食,拍景物等等,分享给大家本来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朋友们能实时地了解自己状态的同时,自己也会感觉很开心。不过调查发现,如果自拍太过频繁,朋友圈分享的自拍过多,无不会使得圈内朋友产生些许的免疫感,这样就导致了圈内认识的好友有些让人招架不住了。“每当朋友圈有更新提醒时,就知道应该是她/她又发照片了,而且内容绝对是配着美食美景自拍的。”确实新鲜事再也新鲜不起来了。
用户自拍对象的类型
无论你是什么年龄段,处于哪个圈子,“自拍妹纸群”绝对会是你朋友圈的主力种族。起床化妆后上班中吃饭中旅游看书喝咖啡洗澡后,全部都是需要自拍的好时机;无聊开心犹豫伤感愤怒,全部是需要自拍的心情。当然,拍前选好角度,在借助一下修图APP来二次化妆一下,再配上图文绝对无关的小清新心情,然后就可以等“赞”了。
吃货党
到餐馆吃饭的时候就常常看到许多人上菜之后,先拿出手机甚至抬个单反对着食物一通咔嚓咔嚓,在动筷子之前,一定要先拍到美照,才会很安稳地开始吃第一口饭。相信陪同拍照者吃饭的餐友们,是否能习惯下来?
好吧,不知这个急于分享新鲜事的朋友们能不能体会到这种“强迫症”般的感觉,但这确实会使一个人上瘾。不留下一点品尝美食前的影子,就把精致的佳肴消灭掉,似乎感觉错过了一点什么一样。
3朋友圈规范转载 谨防造谣党来袭
“造谣党”来袭
所谓谣言,就是一些没有什么事实根据的事情,被耳耳相传之后居然快要成为事实。举几个例子,“在北京待一天相当于抽20支烟”、“微波炉加热食物会产生致癌物”、“西红柿和虾不能一起吃”等等。这些信息是不是感到“似曾相识”?你或许也注意到了,这些类似的“科学谣言”还会经常现身于微信朋友圈或者微博等网络上。
谣言有时显得非常荒谬
在很多时候,当一个人第一次遇到一个谣言时,在半信半疑的情况下,可能这个人宁可选择不相信这个谣言。然而遗憾的是,当同一个谣言经过了大量的人去传播之后,也许您就会放下心里的最后一道防线,欣然地接受了。不过问题出来,为何一个看似道理非常浅显的事情面前,还有人会相信他们?
不论是对文章的来源网上查阅也好,询问身边相关专业人士也罢,在看到消息后,多加判断;哪怕是自己没有能力判断的情况下,不要轻易传播危言耸听的消息,也是扼杀谣言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转载狂
在一些论坛社区讨论版块中,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用户分享的内容,很多都是新鲜事、心得体会为引导,内容可以说包罗万象,无所不有。其中不乏人生感悟、哲学理论等“高大上”之作。这就是最早我们所接触到的转载。然而,朋友圈得到真传之后,同样的方式现如今依然在一直延续着。
新闻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感兴趣的话人家自然去看,这一位生怕人家不知道,罕见有一句自己的话,偏执狂一样地转载。转载人生哲理的,感悟处事原则的,有些文字说实话写得也不错。偶尔一则这样的文字,看起来是能收获到一些东西,但细想一下,如果这些文章铺天盖地而来,难免会让人措手不及,甚为反感之后,更不要说产生逐个阅读的欲望了。举个例子,《大话西游》里絮絮叨叨的唐僧的故事,在转帖后其他参与的同学除了配合性地赞一下,相信什么也说不出。
4总结:传递社交分享 朋友圈价值依旧
献爱心正能量型
献爱心是现在这个社会所需要人人去传承一件好事情,也已经早早落户微信朋友圈中。利用朋友圈中的力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比如寻人启事、援助希望工程、捐赠伤残等等。时不时的也都会在圈中有所耳闻。付出实际行动来援助弱者,这是非常值得支持的事情。但用户所传达的爱心事件一定要摒弃那些杜撰过期失实的消息,免得到最后好心帮倒忙的情况。
诱惑用户来点赞的推销五花八门
“点赞”型
朋友圈中好友众多,圈中朋友发布信息通常都是与自己相关信息,这个非常容易见到。有时候我们会主动去在新鲜事上点赞,偶尔也会应邀专门去帮朋友点赞。那么这里面就存在一些问题,如果只是单纯为朋友的个人新鲜事点赞,那也无伤大雅。然而遗憾的是,一些商家抓住了用户们互为点赞,碍于情面帮忙点赞的心理,推出以推销为直接目的的广告信息,最可悲的是这些信息中可以说绝大部分都是假的,参与点赞的普通用户最终也是得不到什么奖励。
不过可怜的是这些参与点赞的用户,却轻则动用了自身在微信中的好友关系,重则直接到网上去购买所谓的“点赞服务”,最终基本上都是演成了闹剧。
新晋父母党
首次新晋当了父母的人们,心中的无比激动和满足,往往会让自己的朋友圈变成了撒爱场。BABY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他们所关注关心的一切。而且,往往以前万年潜水的,现在也开始出来刷屏了。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您对这件事情耿耿于怀,而跃跃欲喷之时,那么就请您在当了爸/妈之后,再返回来体会一下,可能那时就会非常地理解他们的心情了。
朋友圈用户分享心理的评级 | ||
类型 | 行为特征 | 烦人指数(星级越高越烦人) |
自拍党 | 随时随地拍摄自己的美照,“生怕”圈中好友们忘了自己的存在。 | ★★★ |
吃货党 | 例行公事一样,美食没拍照前餐友不许动筷子,然而晒到朋友圈。 | ★★ |
谣言/广告/活动党 | 疯传小道,商品广告消息,组织活动等 | ★★★★★ |
转载狂 | 这些人朋友圈里几乎全是文章分享链接 | ★★ |
献爱心正能量型 | 公益事件的"大使",每日必分享 | ★ |
点赞型 | 乐此不疲地拉拢人脉,点赞抢商品 | ★★★★ |
新晋父母型 | 与所有人分享宝宝成长的每个瞬间 | ★ |
前文我们似乎在一直在吐槽朋友圈中各种狗血的分享事件,朋友圈出现的这些形态,并不是代表这样一个圈子的存在没有价值,因为微信的推出本身就存在价值,那么作为微信功能中的新鲜事分享版块,朋友圈同样存在价值。
微信作为一种以社交为目的的生活类软件,最大的优势在于打通了线上与线下的界限,用户可选择的为自己划分圈子,与陌生人进行交流,这是其他终端与手机无法比拟的优势。
朋友圈连接沟通关系中的社交。当用户与一位熟人面对面时,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加为微信好友,目的就是希望用户可以尽可能多样的、轻松的联系到他想联系到的好友,为其交流、沟通提供方便。朋友圈得益于联系人平台的支持,可以随时接收到朋友们的第一时间的新鲜事儿,另外还可以对特定的朋友进行实时关注,了解其最新动态。
朋友圈就目前来看,腾讯还没有作出更深层次地整理、过滤朋友圈信息分享的举动,使得圈中也许还充斥各种用户可能不太喜欢,或者说感兴趣的话题。不过相信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希望微信朋友圈会考虑到这方面,使用户获取有效新鲜事的效率进一步提升。
- 投票区域:您觉得朋友圈哪种分享更烦人?(点击预览可查看效果)
朋友圈是微信中很受欢迎的一项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朋友圈发表文字和图片,同时可通过其他软件将文章或者音乐分享到朋友圈。不过朋友圈最近两年被“玩坏了”,各种营销、广告内容泛滥,每天大量的垃圾信息让人反感。此前朋友圈各种集赞行为被微信官方严管,现在,官方是不是又该站出来规范一下了?
刘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