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诺顿的“误杀门”导致大批电脑瘫痪,而此后的杀毒软件“误杀”事件更是此起彼伏。一边是病毒肆虐,一边是“健康”的程序面临错杀风险,用户开始无所适从。
行业内幕逐渐浮出水面。趋势科技中国区总裁叶伟伦昨天告诉记者,实际上,有杀毒厂商在故意误杀,其中有的是为了炒作出名,有的是冒着误杀风险扩充杀毒结果列表。趋势科技刚刚宣布在上海成立“网络安全监测实验室”,叶伟伦无奈地表示,国外品牌正努力适应中国的激烈竞争,“但有一些原则必须坚持”。
为迎合客户心理滥杀“无辜”
记者:诺顿的误杀事件之后,对“洋品牌”杀毒软件的影响有多大?
叶伟伦:销售上没什么影响,但是客户不管懂不懂行,购买时都会询问产品的误杀率,这也算是该事件的教育作用吧,当然,一些用户可能会延迟购买诺顿,但对其他厂商影响不大。
记者:在杀毒软件业内,误杀是常见的现象吗?
叶伟伦:应该说,每一款软件都不可能完全避免误杀,但重点是你误杀了什么,破坏了系统软件和用户的资料库是严重的错误。
记者:据说为了让病毒列表显得很长,以显示公司的技术实力,有的厂商故意误杀?
叶伟伦:的确有厂商利用误杀来制造卖点,因为用户通常以为杀出来的病毒越多,杀毒软件就越有效,这里面当然有误解,可是厂商们会利用这一点,比如把一些似是而非的程序也放进“黑名单”。
记者:据您了解,在中国有多少厂商在这样做?
叶伟伦:前段时间的流氓软件大战是典型的例子,其实那些被称作“流氓”的程序该不该放进“黑名单”是值得商榷的,但仍然有厂商在这样做。不过,趋势科技在这个问题上会坚持原则,哪怕客户向我们抱怨列出来的病毒不够多。
中国年产恶意软件数量全球第一
记者:有人说“杀毒软件”的概念过时了,因为来自木马的威胁已经超过恶性病毒?
叶伟伦:在网络安全遇到的威胁中,木马等恶意软件的比例已超过传统意义上的病毒,而且制造者往往是有针对性的,比如攻击网络银行偷盗财物,而不是为了玩。
记者:在中国,“病毒制造”的链条是否比国外更特殊?
叶伟伦:据我们的监测,中国每年产生的电脑病毒和恶意软件,其数量在全球排名第一,因此杀毒软件厂商在国内必须强调侦测率、响应时间等等细节,不可否认,中国的同行对此很擅长,他们也赢得不少个人消费者。
记者:也因为这样,国际品牌的杀毒软件进入中国有天然的弱点?
叶伟伦:弱点是可以克服的,当我们的监测中心搬到中国后,收集分析病毒样本和响应速度会大大提高,而且,我们也公布了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病毒代码。
记者:通过成立安全监测实验室,趋势科技是否想向个人客户倾斜,直接和国产品牌竞争?
叶伟伦:趋势科技的业务重点一直在企业客户方面。现在,国外杀毒软件在企业客户市场上优势明显,但由于监测实验室在国外,对个人用户的服务有所欠缺,我们在中国成立安全监测实验室的目的就是扭转这一点,但并不意味着会调整业务重心。
- 相关阅读:
- ·状态疲软 2015年十款主流杀毒软件评测
//soft.zol.com.cn/558/5589913.html - ·不自由毋宁死 2015手机杀毒软件横评
//soft.zol.com.cn/554/5548692.html - ·手机厂商靠预装软件抵成本 一个软件1亿
//soft.zol.com.cn/554/5545454.html - ·《黑色行动3》优化曝严重问题 主机也卡
//soft.zol.com.cn/550/5508052.html - ·黑客大赛GeekPwn攻破主流厂商众多产品
//soft.zol.com.cn/547/5477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