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5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乔恩·爱德华兹(Jon Edwards)经常把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他从在洪水和火灾损毁或是落于水中的电脑中恢复了宝贵数据。现在,爱德华兹又从一个融化的硬盘中恢复了重要数据,这个硬盘是在“哥伦比亚”号2003年爆炸解体时从天空中掉下来的。
2003年哥伦比亚号失事损毁的硬盘
爱德华兹是美国明尼阿波利斯郊外一家软件公司Kroll Ontrack Inc的工程师。他说:“硬盘送到我们这儿的时候,它其实就是两大块铁粘在一起。我们甚至不能辨认出它是硬盘。这家伙已被烧焦,边缘融化。
乍一看上去,情况十分糟糕,但我们还是像以往一样决定尝试一下。”在“哥伦比亚”号任务期间,硬盘被用于储存对液氙科学实验的数据。大部分数据在“哥伦比亚”号太空之旅期间陆续传回地球。
最终,爱德华兹经过不懈努力,成功从受损硬盘中恢复了剩余数据,使得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物理评论E》(Physical Review E)4月号上公布了他们在“哥伦比亚”号实施的液氙实验的结果,同时令Kroll Ontrack公司也分享到研究小组为找回实验结果所付出努力的细节。
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在重返地球大气层时爆炸解体,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经调查,“哥伦比亚”号悲剧是航天飞机发射时遭外挂燃料箱上脱落的泡沫绝缘材料损坏所致。
同“哥伦比亚”号其它残骸碎片一样,遭到毁损的硬盘落到得克萨斯州地面上。在“哥伦比亚”号悲剧过去约6个月后,美国宇航局一家承包商将硬盘送到Kroll Ontrack,这是一家专门从事数据恢复的软件公司。
爱德华兹起初对恢复“哥伦比亚”号硬盘数据并不乐观,原因是硬盘的金属和塑料元件不仅全部烧焦,而且阻止泥土和灰尘进入的边缘密封还被融化。如此一来,硬盘就易于遭到小颗粒损毁,小颗粒不断磨损嵌入里面的微型材料,破坏它们保存数据的能力。
幸运的是,在硬盘核心位置,真正起到数据保存作用的旋转金属盘没有损毁。尽管如此,它们上面依旧伤痕累累,充满疤痕和凹槽,340兆大的硬盘数据只剩下一半,损毁位置恰恰是没有写入数据的地方。爱德华兹认为这一切纯属幸运:当时“哥伦比亚”号使用的操作系统是相对古老的DOS,而DOS系统并不像其他操作系统那样将数据分散于硬盘上。
爱德华兹用化学溶液擦拭金属盘之后,放在在一个新硬盘驱动器中使用。经过两天的努力,他成功恢复了硬盘中99%的数据。爱德华兹对此颇感欣慰。在成功恢复了硬盘上的数据后,爱德华兹后又尝试恢复从“哥伦比亚”号残骸中发现的另外两个硬盘数据,但是均未获成功。两个硬盘在重新进入地球大气层时遭到炽热气体的损毁,它们的金属元件丧失了保持磁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