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出现一个新财务术语——财务监控,可能多数人对此不太熟悉。今天就来聊聊它的具体含义及操作方法。
1、 先说明一下,财务监控究竟是什么。
2、 财务监控简单来说,就是企业为确保资产安全完整,使各项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提升经营管理和效率,防范欺诈行为并控制风险,在内部建立一系列相互关联、彼此制约的制度与措施,从而满足企业持续经营及加强内部管理的需求。
3、 财务监控有三步:事前预测规划、事中监督控制和事后总结。先讲第一步,事前预测规划。
4、 完善预算制度,要求企业各部门依据上年数据,于年终规定时间完成部门预算编制,并通过财务审核。
5、 第二步,进行事中监督控制。
6、 持续优化企业财务制度,包括费用报销、货币资金管理及应收账款管理等制度,明确责任人并下发相关人员,严格要求落实执行,同时将执行情况纳入个人绩效考核范围。



7、 第三步,进行事后总结归纳。
8、 仅靠前两步还不足够,必须定期(按周、月、季度或年)总结财务监控结果,分析执行不到位之处,明确需协调其他部门的事项及待修改的内容等,通过做好数据分析,以数据为依据,增强说服力。
9、 建立奖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