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硬伤之一:社交媒体不社交
作为一款媒体性质的社交应用,新浪微博的社交属性一直都不强。很多用户只把微博当成一个“消息的订阅渠道”。
有网友这样评价新浪微博:“它只是一个媒体工具,我现在几乎不上门户网站看新闻了,因为在新浪微博关注各行业大佬就足够了。至于社交,认识的朋友更新的消息我会评论转发一下,别人的不太关注。”另一位网友也持同样的态度:“我暂时没利用微博结交什么新朋友,只是偶尔在某条新消息的评论中聊几句。微博上只有意见和想法的碎片,缺乏对个人信息的展示,从这一点讲就很难社交。”

普通用户的原创内容得不到有效回应
在新浪微博,很多用户只是在重复着“看—转发—再看—再转发”的流程。他们追捧着明星大V的言论,他们缔造了草根大号的价值,但他们自己的生活又有谁会关注呢?由于大部分用户发出的内容得不到有效回应,所以新浪微博的用户流失问题日益严重。
据2012年初新浪的官方统计,虽然新浪微博用户数已突破3亿人,但活跃用户占比只有不到9%,相较于2011年呈持续降低的趋势。新浪微博已不如看上去的那么如日中天了。
只有用户之间的相互依赖,才能提高用户对微博的依赖程度。只有真正的社交行为,才能增加平台的用户粘性。对此,新浪微博也很清楚,所以在前不久推出了“微博会员制”,要通过类似QQ会员的途径来增大用户的活跃程度。但是,如果“5%用户制造内容,95%用户消费内容”的形式不改变,平台依旧缺乏对底层用户的激励措施,新浪微博终归只是一个观察大人物动态的平台。


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