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模式定义一组算法,将其各自封装,使它们可互换使用。该模式使算法的变化独立于客户端应用,提升灵活性与可维护性,适用于需要动态切换不同处理逻辑的场景。
1、 代码示例图解
2、 进食功能接口
3、 早餐时光
4、 享用午膳
5、 晚餐时刻
6、 生活状态的连接点
7、 工作类
8、 学习类
9、 睡觉类
10、 定义人类抽象基类
11、 女孩类
12、 男孩类
13、 测试类
14、 控制台输出结果:
15、 以往选择出行方式常采用if-else语句,即不选A就选B,导致代码耦合度高且冗长。引入策略模式后,可有效解耦,提升代码的可维护性与扩展性,使逻辑更清晰,避免冗余判断,增强程序的灵活性和可读性。
16、 策略模式符合开闭原则,便于代码解耦,扩展新方法时只需实现策略接口,无需修改原有代码,提升灵活性与可维护性。
17、 客户端需了解全部策略类型,并自主选择具体使用哪一个。
18、 策略模式易导致策略类数量过多。
19、 在使用策略类时,由于它们实现了策略接口,部分数据虽未被使用,仍会被初始化,造成资源浪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