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为网盘应用中Excel数据库开发的最终篇,此前已成功构建远程工单系统,本期将对系统的运行性能与多环境兼容性进行全面测试与验证。
1、 单元格变化即时写入数据库功能对写入速度要求极高,是衡量软件性能的核心指标。在数据量较小时,实际操作中几乎察觉不到延迟,响应流畅,符合预期效果。但主观感受难以精确反映性能水平,因此需通过时间测试加以验证。为更全面评估系统表现,接下来将数据库记录扩充至5000条,模拟更大规模的数据环境,并采用既定方法测量单次写入操作的耗时,以获取准确的性能数据,进一步判断功能在高负载下的运行效率与稳定性。
2、 在工作表更改事件的开头和结尾处添加如下代码语句。
3、 单次写入耗时约0.531秒。
4、 现在我们分段进行测试,参照上期程序的分段方式。
5、 系统环境配置启动中
6、 显示环境初始化耗时:当前时间减去初始时间,单位为秒。
7、 判断数据是否有效
8、 弹出消息框显示数据有效性判别:及耗时秒数。
9、 打开数据库,写入单元格数据,最后关闭数据库连接。
10、 打开数据库,写入单元格数据,关闭数据库,耗时:& Timer - t & 秒。
11、 重新上色,焕然一新
12、 弹出消息框显示重新标色:后跟计时器与变量t的差值,单位为秒。
13、 当数据库记录增至5000条时,单次写入耗时0.531秒,尚在可接受范围内,但其中数据库的打开与关闭操作占总耗时的91%。若记录数超过1万条,单次写入时间将突破1秒,已超出可承受范围,性能问题亟待优化。
14、 若朋友计划基于此模型开发实际应用,务必注意数据库记录应控制在1万条以内,最好不超过5000条,以确保系统性能与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