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产品问题中约八成源自供应商,其质量水平已成为企业面临的关键风险之一。频繁出现的质量缺陷导致采购与质检人员忙于应对突发状况,耗费大量精力,同时推高了质量成本,引发客户不满甚至流失。提升供应商的产品品质,实质上就是降低运营成本、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本课程立足于企业战略发展视角,系统讲解实用方法与工具,指导企业从供应链源头把控质量,有效实现降本增效,全面解决供应商管理与合作关系中的十大核心难题。
1、 课程内容安排
2、 新形势下的供应商管理策略与实践
3、 修正药业案例带来的启示与思考
4、 供应商管理面临诸多挑战
5、 全局视角下的供应链管理
6、 供应链要求加强供应商管理与协同。
7、 供应商管理理念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8、 供应商管理在系统接口处的实现
9、 化解供应商质量与成本矛盾
10、 SQM管理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11、 SQM管理模式包含蝴蝶型、扁担型与钻石型三种结构形态。
12、 模块二:供应商管理策略
13、 评估企业供应商管理文化:是培育合作,还是追求短期利益?
14、 基于分类的K氏策略管理体系
15、 质量部门的评估角度
16、 采购部门的视角
17、 普通产品、受限产品、杠杆产品与战略产品的分类分析。
18、 匹配认证策略
19、 供应商管理中的增效、精简、协同与优化策略
20、 企业分类常见误区解析
21、 企业分类实际案例解析
22、 第三模块:供应商质量审查与问题诊断
23、 体系、过程、产品三类审核的区别及实施时机
24、 选专家组团队,明确分工,高效执行关键任务。
25、 确保现场审核落到实处
26、 供应商五大要点,直击关键问题
27、 问清查实看准记牢,严谨求实
28、 审核结果及改进措施执行情况
29、 精准审核供应商关键环节
30、 建立病历,结合QFD与QCP方法。
31、 预测易发问题并制定应对策略
32、 作坊式供应商管理体系
33、 第四模块:样品至量产全过程质量控制
34、 样品件与生产件在用途和标准上不同
35、 样品件需实现功能验证、工艺测试和设计确认。
36、 样品确认流程及关键要点
37、 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的定义及其应用范围解析
38、 PPAP提交要求及关键要点
39、 PPAP与FMEA、SPC、MSA、APQP相互关联,共同构成质量先期策划核心工具体系。
40、 小批量试产需严控质量关键环节
41、 监控供应商批量生产流程与质量
42、 包材、塑胶及五金件质量管控方案(世界500强标准模板)
43、 质量保证协议编制范本
44、 模块五:来料检验及质量检测体系与运作
45、 质量检验系统的组成结构
46、 企业常犯的检测方法错误
47、 适用于按批量生产的产品进行抽样检验,需满足连续批且质量稳定。
48、 课堂练习:GB2828抽样方案及常见错误解析
49、 正常、加严与放宽检查的转换规则
50、 零缺陷抽样新趋势:1916年兴起的发展方向。
51、 免检不等于免责,需完善监管体系
52、 例行试验与全面检测的实施时机
53、 正确测试方法包括附着力、硬度等五项指标的检测步骤。
54、 驻厂检验的规划设计与管理体系(国内领先企业标准范本)
55、 第三方检测服务说明
56、 模块六:SQE职责与工作规划
57、 SQE负责监督供应商质量,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58、 SQM体系中SQA、SQE与IQC职责分明,各司其职协同保障质量。
59、 SQE需具备沟通协调、人际交往及项目管理三大核心能力。
60、 具备ISO9001、QS9000及TS16949体系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
61、 SQE其他条件与要求
62、 SQE资源分布图
63、 SQE与JQE融合管理体系
64、 供应商评估与指导服务
65、 全球最大的显示器制造商(台资企业)对SQE人员的素质要求、岗位职责及工作计划进行了详细规范。
66、 SQE职场须知及职业发展路径解析
67、 处理并改进供应商质量问题
68、 问题处理遵循5Why+5W2H,坚持三现原则与三不主义,追根溯源,彻底解决。
69、 8D是一种问题解决方法,源于汽车行业,旨在系统分析并彻底解决质量问题。
70、 8D与CLCA流程详解及关键步骤要点
71、 某通讯上市公司通过8D方法成功解决供应商质量问题的实践案例。
72、 针对供应商关键环节进行产品过程审核。
73、 产品过程审核方法详解
74、 供应商需遵循控制计划要求
75、 制定SQE质量方案并指导供应商改进
76、 供应商4M1E变更的识别、管控及协同响应
77、 推行供应商质量自主保障,将进料合格率由92.0%提升至99.5%,全程依据基准书范本执行。
78、 供应商绩效评估与合作关系管理
79、 日常考核结合供应商管理优化
80、 供应商考评的重要性
81、 考核关键绩效指标
82、 考评权重设定
83、 考评优秀供应商的激励措施
84、 考评后对列管供应商的管理措施
85、 供应商优选与淘汰的评判准则
86、 供应商信息交流与协作互动
87、 策划知名企业的供应商质量大会案例。
88、 跨部门协同评估供应商绩效,建立奖惩机制,推动持续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