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只包括了支付方面,软硬件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如住宅区单元楼的门禁、各个单位、公司办公地点的门禁开关等,其实都是与硬件识别技术是密不可分,只不过在门禁方面,也许与软件系统的控制性关联会小一点而已。
较新式基于RFID的IC卡
近距离无线通信(NFC)是一项适用于门禁系统的技术,这种近距离无线通信标准能够在几厘米的距离内实现设备间的数据交换。NFC还完全符合管理非接触式智能卡的ISO标准,这是其成为理想平台的一大显著特点。在不久的将来,除了普通的NFC卡片以外,通过使用配备NFC技术的手机携带便携式身份凭证卡,然后以无线方式由读卡器读取,用户只需在读卡器前出示手机即可开门。
网上大量所谓的NFC门禁卡以及空白卡 其实就是NFC标签组件而已
目前,以北京市为例,城区3年内的社区楼盘,所配备的门禁系统多为较新式的IC卡(RFID标准)。而众多较老的小区,仍然小部分使用老的NFC类型的门禁卡,这些卡片相对目前新式的IC卡片,相对比较容易被第三方的NFC标签复制和读写。
NFC门禁卡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了小区、住宅楼单元门上。物业单位所发放的此类门禁卡,往往容易被一些外部NFC替换卡所充斥,通过第三方的一些技术手段,将NFC空白卡进行复制、刷写数据等操作,很快就可以获得与物业单位所发放的,同样效果的门禁卡。
设想一下,作为住宅小区内,大门、单元门甚至是住户门等位置的门禁卡,被不怀好意的人所复制到,那么小区住户的安全性将存在着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