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和行业巨头加入生鲜电商战场:从主打生鲜快递为特色的京东到家,到前荣耀总裁刘江峰和前搜狐联席总裁王昕,分别创建的生鲜O2O品牌Dmall和生鲜电商平台春播网,还有包括天天果园、一米鲜等这些在该行业内已深耕数年的企业。
投资人对于这块市场同样寄予较高期望,因此不少生鲜电商也开始宣称转向O2O服务,但其更多的是新瓶装旧酒:从冷链仓储、选品、供应链、配送等各个环节,主要依赖生鲜电商搭建起来的体系,而这些部分的前期投入成本极高。另外,其扩张速度也受制于上述各个环节的落地困难程度。尽管外界看好生鲜电商,但大量企业也吃尽苦头。事实上,在生鲜电商发展路径上,受资本推动等因素影响,不少企业选择先冲规模,但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还是应当沉下来做供应链体系。
从物流来看,将水果从采购地送到海关,该部分环节运输主要交给第三方来完成。但这一部分事实上远比外界想象的复杂,涉及到政策、检疫等多方需考虑。在通过海关后,进口水果下一步将送往生鲜电商在各地的仓储,该环节物流配送则主要由第三方或生鲜电商自建的物流团队来完成。
物流配送生鲜品
从规模和用户体验来说,在平时的普通订单中获得一定毛利润,在活动和促销阶段进行大力补贴,成为如今生鲜电商平台的必用手段,一部分初创生鲜电商企业前期注重扩张规模,从采购到配送主要依靠第三方来完成。甚至有企业将线下菜市场作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喊出平台上的价格将比超市还便宜的口号。“为了冲单量,现在有商家已经在做‘买一送二’的促销活动。”但另一部分人认为在其看来,冷链和仓储仅仅是生鲜电商企业主要需要完成的部署,但如何提高客单价和复购率,是目前行业内更迫切解决的问题。尽管积累了一定数量会员,但重点还是用户体验。
这显示了两种不同的倾向,前者认为电商平台的客单价提升意味着用户的较高忠诚度,后者则希望购买水果成为一个高频的需求,甚至是作为整个生鲜O2O平台的入口。但双方想达到的目的相同,即将用户停留在自己的平台上。
在生鲜电商格局定下之前,所有人都在走一条平衡木:在规模和体验把控之间做一个最佳节点的选择。对于生鲜电商而言,关键点在于,配套的物流和仓储能否跟上扩张速度?毕竟过于保守和谨慎的选择也未必能让你到达终点,大门将在冠军到达不久后关闭。何时提速、何时巩固,将决定谁最终能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