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在很多中小学生都有了智能手机,然而也带来了许多弊端。近日一些“帮做作业”手机软件正悄然在这个暑假期间肆虐,而且还在中小学生中广为流传。对于“互联网+”的时代,信息的传播对于学生而言可以扩展知识,可以利于交流沟通,发现更多有趣的事物。
但当暑假作业攀上了“互联网+”的时候,怎么看都让人觉得别扭和难受。毋庸置疑,布置暑假作业的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做作业来温故知新,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而手机“互联网+作业”这一新模式,显然违背了原来的初衷——用手机软件“帮做作业”,既难以达到巩固所学、温故知新的目的,还会助长孩子们的懒惰习惯,容易让学生产生投机取巧的心理。
写作业神器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首先是孩子们还没有认识到做作业的真正目的和意义,只为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第二是目前有些学校老师给孩子们布置的假期作业缺乏创新性与实践性。第三是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许多学校和家长在拼命挤压孩子的假期时间,希望利用假期让孩子们多做作业,多预习下学期的功课。
不让“互联网+作业”教坏了孩子,需要学校、家长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整个社会更需要高度重视青少年的诚信品格教育,让诚信的种子真正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这样才能避免“帮做作业”之类的奇葩软件祸害了祖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