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易士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被央行注销《支付业务许可证》,成为2011年首批27家获颁发许可证企业中,首家被注销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昨天,据知情人透露,易士公司持卡人债权收购工作已于7月2日启动,对相关商户的债权收购工作也已启动。此前,杭州市已经有多名市民反映易士卡无法使用,利用该卡充值的加油卡也长达两三个月不能到账。
央行首次吊销支付牌照,说明支付行业的退出路径已经打通,行业开始进入新陈代谢的阶段。未来,央行有可能会建立更加规范的退出机制。2011年5月26日,央行向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27家公司签发首批《支付业务许可证》,在过去4年多时间里,央行总计发出270张支付牌照。第三方支付牌照又分为三种:网络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三种类型。
中国人民银行
在近年的监管中,央行明确表示,客户备付金不属于支付机构的自有财产,支付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挪用、占用;规范客户备付金的存放、归集、使用、划转,资金要全额专户实施银行存管并封闭运行和使用;要求存管银行监督备付金使用情况,拒绝违规使用。
央行相关人士则透露,人民银行将协调相关机构按照商业化原则收购持卡人债权。对于拖欠商户款,先通过司法途径确认债权金额,再由相关机构按市场化原则与商户协商办理债权收购。对于持卡人和商户之外的其他债权人,通过诉讼等司法途径处理。
可以预见的是,央行将会持续加大监管力度。在第三方支付行业,有核心技术竞争实力和目前排名靠前的公司会抢占更多市场,而诸如支付宝钱包、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平台将会成为行业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