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累于行业增速放缓与低价策略,格力电器中报营收6年来首降。除了直面行业严冬,公司还积极谋求转型,但进展并不顺利。“好空调,格力造”。2015年中报显示,格力电器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3%,净利润几乎与去年同期持平,而上一次公司中报营收下降还是2009年的事。
格力董事长董明珠
由于空调行业增速放缓等因素,近年来格力电器开启了多元化路线。公司高层曾公开表示,格力电器要造手机、造机器人、甚至要涉足城市垃圾循环利用。其中,最为投资者所熟知的是格力手机。从年初定下的1亿目标到5000万台,再到现在连公开销售都无法实现,可见,公司的多元化战略并不顺利。
格力电器主营空调和小家电,空调营收占比近年来都在95%左右,因此,空调卖的好不好直接决定了公司的业绩。2015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空调业务实现营收419.9亿元,同比2014年507.2亿元下滑约17%。
行业增速放缓是公司营收下滑的重要原因。除行业原因,大打价格战也是造成公司营收下滑的重要原因,而这也直接导致了其销售毛利率同比下滑了5个百分点。格力空调价格战始于2014年下半年,2015年价格还在进一步下调,公司内销出厂单价同比下降约20%。
价格战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于去库存,消灭一些竞争对手,但也会对公司营收、净利润造成一定影响。那么,价格战在下半年还会继续吗?东方证券认为,公司高库存现象仍存,其渠道政策和价格战将延续,预期下半年收入增长仍存压力。
面对营收压力,格力电器的底气在于其充足的现金流。据Wind数据显示,2015年中报格力电器期末现金余额高达770亿元,同期美的、海尔分别为55亿元与265亿元。虽然“不差钱”,但格力电器2015年的业绩依然堪忧。净利润之所以没有随毛利率下降与其降低财务费用有关,但未来财务费用是否还能下调有待商榷。格力董事长董明珠也曾表示:“已做好全年销售下滑10%的打算。”
除了直面行业压力,格力还走上了转型的道路。公司的多元化战略包括:手机、智能家居、工业机器人等多个方向,其中,格力手机最为投资者所熟知,也遭到了最多的质疑。除了大家所知道的手机业务,小家电、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等方向还是与格力核心技术相关的,并非盲目多元化。
但同样面对转型压力,美的则选择合作进行:智能机器人与日本公司合作,智能家居与小米、阿里合作。从进度上看,似乎比单打独斗的格力进展要快。当然,相比于并购合作,自主发展确实速度要慢一些,但风险也相对较小。看来董大姐的决策有点问题需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