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应该如何平衡发展与民生建设之间的关系?在11月17日下午,上海邮电经济研究会和上海市电信用户委员会就此话题举行了专题研讨会。
三大运营商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唐健盛表示,在新时期,通信行业应该从顶层进行利益格局重构,明确基础电信运营商与信息服务运营商的不同定位,而社会舆论在对电信运营商提出各种要求时,也应该考虑电信运营商能够从互联网+中获得什么。
仅在11月上旬,就有“流量跑得快”“关闭网络偷流量”等一系列新闻甚嚣尘上。尽管其中大多数新闻最终被证明是消费者自摆乌龙,但由于电信运营商未能及时解释,最终形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提速降费是当天研讨会的另一个热门话题,这是今年自上而下对三大运营商提出的要求。经过近一年的快速发展,上海再次以11.11Mbs的速度名列全国榜首。但从民生建设角度来看,在实现智慧城市、智慧出行等方面,三家运营商都还处于建设初期。
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在同一个市场中生存,但社会又对两者戴着不同的眼镜评判。唐健盛希望,能够尽快厘清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双十一天猫卖了912亿元,大家都在称赞马云,但有谁想过,如果网络断了怎么办?谁在为这一天提供通信服务?电信运营商能从中得到什么?如果只是一味地对电信运营商提要求,而不让它从这场‘互联网+’的盛宴中获得更多的羹,我想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有电信运营商明晰自己的定位,轻装上阵,才能对他们提更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