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从TGA说起 聊聊年终评奖的那些事儿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作者:  |  责编:马荣
    收藏文章 阅读全文 暂无评论

      颁奖也有“潜规则”

      年度评奖在我看来主要是两大作用,一个是对过去一年行业的总结,一个是对这一年对行业有突出贡献的产品/人员/公司等的鼓励。所以就评奖来说,切入的点其实有很多。

      比如眼下刚刚结束的PlayStation Awards就完全是个销量奖,这种奖最好评,直接上数据就好了,没人说三道四的。而且一个奖能评出一堆游戏出来,比如“白金奖”就是销量过百万的游戏,达标的全都可以来领,大家一起高高兴兴。

      还有一种奖就像金摇杆这种,玩家投票奖,这种奖也没啥争议,全靠玩家投票。你喜欢的游戏落榜了也没什么好抱怨的,谁让人家粉丝多呢?比如今年金摇杆的年度游戏是《黑暗之魂3》,但是《黑魂3》在 TGA上连《巫师3:血与酒》这一个资料片都没打过……

    从TGA说起 这个奖应该怎么颁?
    金摇杆奖

      事实上各行各业里上述两种奖才是占大多数的,有数据什么都好说,也不扯皮,但是总觉得过于片面。所以才会有了像格莱美、奥斯卡、TGA这样的综合奖,而观众也是更相信这些奖的分量,不然也不会因此而对垒了。这类奖项不单单参照一种数据,还要考虑到其他方面的因素,再加上艺术作品本来就千人千面的特性,这奖就不扯皮就怪了。

      一般来说,这类奖项最后拼的就是“气质”,所以有人觉得《守望先锋》不配拿TGA其实就是在说这游戏气质不对。但是气质这种东西也太虚了,谁能给出一个气质对的评判标准呢?因此,各个奖项也会对自身进行定位,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暗规则”。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格莱美奖是一种很主流、很政治正确的奖项,因此即便有些专辑在音乐素质各类专业综合评分上都很高,但是仍然拿不到奖,因为“政治不正确”。但是AMAs在这方面就放的比较开,而MTV就更是没底线了。

      还有就是游戏界的GDC,这是一个游戏行业内的奖,我们习惯称这种为工业奖,属于游戏从业人的自娱自乐。这个奖就很少参考游戏的销售情况和玩家评价,而是更侧重行业内所关注的技术、突破、创新等内容,甚至一些在玩家看来很枯燥的游戏也能获得很好的成绩。

      上面我们说的是“暗规则”,其实在“暗规则”之上还有一种“潜规则”,这种“潜规则”其实是更难把控的,也是最有意思的。

    从TGA说起 这个奖应该怎么颁?
    奥斯卡也有潜规则

      相信你在跟一些对某个奖项有一定了解的人一起看颁奖典礼的时候,这些人往往会说些类似的话:“这个最佳男演员给了XXX,那(他演的电影)最佳影片应该没戏了”或是“好几年没有一张像样的摇滚专辑了,我觉得今年最佳专辑应该是XXXX”。其实这就是对“潜规则”的揣度,而且往往还挺准。

      每一个奖一般都会有类似的“潜规则”,往往是出于它们对行业的引导或是对从业人者的尊重,这种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它没有统一的标准,说不定突然由于向某某人致敬或是遇上什么大事件而影响最终的评选,都是有可能的。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说,评奖这种事情没必要去较真,它的结果受到各种可控的、不可控的、客观的、主观的影响,如果你觉得这个奖不符合你的心意,那就不去信它好了。比如《阿甘正传》拿了奥斯卡左派人士肯定是不乐意的,那又能怎么样?

    soft.zol.com.cn true //soft.zol.com.cn/617/6177803.html report 2440   颁奖也有“潜规则”  年度评奖在我看来主要是两大作用,一个是对过去一年行业的总结,一个是对这一年对行业有突出贡献的产品/人员/公司等的鼓励。所以就评奖来说,切入的点其实有很多。  比如眼下刚刚结束的PlayStation Awards就完全是个销量奖,这种奖最好...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阅读全文
    本文导航
    不喜欢(0) 点个赞(0)
    随时随地资讯查报价 就上ZOL手机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