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责任编辑
    推动中国开源事业 开源社联盟正式成立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作者:  |  责编:刘菲菲
    收藏文章 阅读全文 暂无评论

    附:现场答记者问

      主题:"开源社"(开源联盟)成立媒体采访

      时间:2014年10月16日17:00

      地点:微软研发集团大厦1103

      主要受访人:

      云浪生微软开放技术(中国)董事总经理

      蒋涛CSDN创始人/董事长

      林旅强GitCafe市场总监

      陈阳GNOME.Asia创办人

      主持人:欢迎今天的媒体朋友来参加我们的活动。先邀请云总给大家讲一下开源社,接下来大家有问题的话,可以向我们的发言人提问。

      云浪生:今天谢谢大家能过来,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今天开源社成立的这个时刻。

      开源社是由中国支持开源的这些企业、社区、个人一起组成的一个联盟,我们现在有20多家创始成员。在创始过程中,它也得到了国内外开源界的大力支持。它的宗旨有三点:第一,共志;第二,共识;第三,贡献。它的目的是能够携手在中国开源界的同仁,包括开源的企业、开源的社区、个人以及来自政府组织的支持,在中国打造一个健康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开源生态系统。要在中国打造这样一个开源的生态系统,开源社区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开源社正是为了这样一个目的而生。今天是中国开源社区的一个里程碑,我非常高兴有机会跟大家在这里一起分享这个时刻。谢谢大家。

      媒体:邀请函提到,我们成立这样一个开源社,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中国开源社区成为全球开源社区的参与者。对开源我们并不陌生,以前我们采访了很多人,在全球开源的领域里,有很多中国华人的贡献,所以我们在全球已经是一个主要的贡献者了。你们成立开源社,说是致力于促进开源,你们提出"促进"的想法是什么?第二,开源社致力于促进开源软件和开源硬件的正确使用和软件授权,你们觉得在这方面中国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云浪生:在中国开源软件的发展经过了这么一段时间,可以用一句话来说,它已经从涓涓溪流在一定程度上汇成江河了,这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在做开源的这些人对此都是感到非常高兴的。但是你要看到一点,中国这个市场是非常大的,在里面参加的人员也是众多的,如果我们把中国开源的能力真正挖掘出来,真正把它做好的话,我相信肯定会比我们现在这个阶段更加繁荣昌盛。我相信大家对这点是有共识的,并不是说现在做得不好,但是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另外一点,现在大家对开源有一些贡献,但是这些贡献大部分是围绕国外开源软件的生态系统在做贡献,我们在中国有这么大的生态圈,有这么多工程师,有这么多人在使用开源软件,我们完全可以把自己的开源软件推出去,不光是在中国把它做好,还能把它推向世界,这也是我们想要加强去做的方面。

      林旅强:刚刚有一个问题是,现在中国这边的开源是否已经够茁壮了,或者是还不够。从我的观点来看,开源绝对不是把源代码开放出来,放在一个地方就够了。开源最重要的有几个点:第一是开源的氛围;第二是开源的社区;第三是开源在商业方面的利用;第四是开源在知识产权相关的利用。就这四点我说一下我的观点。

      首先从氛围来讲,氛围是要靠整体、群体和个人营造起来的。群体讲的是一个文化,中国人在开源的部分,文化上还没有成熟到分享和贡献,我们是拿别人的代码来用,但是在贡献的方面是少的。个体方面,对于开源能够助力到个人发展,对于学生或者程序员,开源到底如何助力个人发展,也没有认知,所以开源社其中一个目标是推广开源,把开源的精神和价值让更多的中国人都可以理解。这个精神和价值在外国已经很常见,但是这边没有。

      第二是社区的部分。社区是人的组成,为什么说是人的组成?是因为我们过去是贡献代码,但是这些人之间并没有很强的在地区性的一个组织,这个非常重要,各个地区都要有一个线下的社区,不管是基于学校还是基于地区,这方面我们也不够兴盛。

      第三是在商业的部分。我们商业的公司很多都已经利用开源了,但是他们可能并没有正确地贡献回开源,以及正确地去使用开源的一些项目。

      第四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跟商业是息息相关的,开源并不是没有知识产权的东西,它也是有它的著作权。这部分的观点,如果国内的企业在这方面没有正确的认知,可能会造成一些商品在对国外的销售上会有知识产权的诉讼纠纷,这在以前也发生过。

      媒体:就第三点能不能举个例子?

      林旅强:这跟我刚刚讲的开源协议有很大的关系。举个例子,某厂商曾经使用一些轻量级的Linux,这些操作系统使用在他的产品上,可能是使用嵌入式的装置,但是这个装置并没有把自己贡献的部分给开源出来,他只说我拿了开源,但是因为他的开源的协议叫做GPL,合规性做得不好,所以会有一些国际的社区或者公司认为,这个做得是有问题的。

      云浪生:在这方面有很多知识普及的工作可以去做,这也是开源社要去做的事情之一。

      媒体:您刚才提到,中国市场有更大的能力发挥,以现有的状况来讲,您觉得我们的能力发挥了多少?

      云浪生:如果把它量化,这是很难的一个事情。从中国对开源软件的使用,以及中国自己把软件开源出去的数量,从这方面就能看出我们的潜力有多大。如果我们能够把开源软件的使用和开源软件的生态系统真正做起来,像刚才林总说的,不光是个人去使用或者公司去使用,而是能够形成一个社区,让这个社区来做这个贡献,你可以把你的东西贡献出来,让社区帮助你一块把它做起来,那这个趋势会是非常强的。开源是什么呢?开源的本质就是分享和共享,既然要分享的话,就必须要有一个社区,如果没有一个社区跟你一块去分享、一块去贡献,那么开源的意义是不大的。这也是我们通过开源社想去把它做好的一件事情。

      媒体:我们说地球是平的,没有国界,开源有一些开源的国际社区,已经有很多中国人在共享了。在全球这样的社区的基础上,另外再做一个社区,目的是什么?

      云浪生:社区总是有一些地域性的,虽然有线上的世界,但是还有一个线下的世界。在中国这边也有它自己的特点,比如像语言,如果我们线上的国际社区都是用中文来交流的,那今天的局面就会大大不一样,语言肯定是一个障碍。还会有一些文化上、知识上的东西,因为毕竟开源这个东西是西方做起来的,在开源精神方面,我们怎么样把它真正去领会,让大家真正把这个事情做好,我觉得还是有很多工作可以做。这从另外一方面也反映出来,我们当初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大家已经在开源社区工作了很多年,默默耕耘的很多人非常热心,不管他是在各个社区的也好,或者做开源公司的也好,大家都认识到了这一点。开源社成立是一个非常合时宜的事情,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一件事情。

      媒体:开源社和现有社区的关系是什么?

      云浪生:我们跟世界上非常有名的OSSWatch有非常好的合作,这是一个很好的合作的关系,他们有很多信息,我们可以分享过来,有些是我们的工作可以借鉴的,他们在将来也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走向世界。

      林旅强:我们是本于中国、展望全球这样的角色,因为我们希望把中国的开源做到更茁壮、更好,我们才可以更好地贡献到全球的开源社区。

      媒体:刚才两位谈了一下对中国开源社区的认识,蒋总,您对中国的开源社区有什么建议?

      蒋涛:我补充一点数字上的说明,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开发者群体,从三四年前的数据就能看到,比如OpenStack开源版本的下载,全世界排名的话,三年前北京市是下载量按城市排名的第一,但是总体来说美国还是第一,中国第二,所以中国的使用用户量是非常大的,这跟我们开发者的数量是一致的。但是从贡献来说差得很远。OpenStack是我们参与得比较积极的,例如新浪和华为。开源不是简单的代码的贡献,里面有开源的技巧,它是全世界在一起做的事情。所以中国在这个基础上,在使用上已经做到了全球领先,但是在参与开源整个生态系统的建设上,我们还在一个学习的过程中,这里面一个很大的障碍是语言的和文化。开源社的成立就是要把这方面的氛围建立起来。事实上多多少少各家公司也都在做,去年我们跟腾讯签了一个开源战略,腾讯使用了大量的开源,他也有一万多名的工程师,也用了很多开源的产品,同时他们自己也有很多贡献,现在所有的互联网公司开源都占了主导。比如像华为,进入国际化竞争,就要利用好开源这个武器,所以他们也加入Linux基金会,作为核心成员。淘宝也做了很多工作。中国在开源的全球化上也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就像我们现在互联网公司前十名占了四个,如果按开源的贡献来说,前十名肯定是没有的。但是事实上,从基础上来说,我们应该是有的,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做这个工作,我们也有足够的财力来做这个事情。小米也在Hadoop做贡献,58也宣布要开源,把他们做出来的东西开源,还有大众点评,这些互联网公司在业务成长以后,在技术上也返回到整个的开发者社区里面。这种模式在全球已经形成了一个生态模式,回馈回去以后,大家可以利用这个更好地发展。微软自己也在渐渐的拥抱开源。包括我们今天在一起宣布开源社成立,都是整个的大趋势。

      媒体:为什么咱们会另起炉灶去做一个开源社,因为现在中国的开源社区有很多,这样会不会分散开源的力量。对微软开放技术公司的盈利模式我很感兴趣,但是一直没弄明白,能否解释一下?

      云浪生:我先回答第二个问题,微软开放技术的宗旨是作为一个桥梁去衔接微软的技术和非微软的技术。微软的技术更多的是开源的一些技术。我觉得这是一个大的方向,是微软一直在走的一个方向。微软现在是越来越开放了,Azure在中国也上线了,如果你到Azure上面去看,上面的开源软件有无数个,Azure已经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谈到商业模式,我们是一个工程团队,我们的目的是从技术的角度跟开源的技术去结合,在开源技术上去做推广,这就是我们的目的,我们还没有真正考虑到怎么去赚钱这个问题。

      媒体:目前微软对这块的目标,还是成本上的,不是说它是盈利的。

      云浪生:我们还没这样想。

      媒体:第一个问题,会不会分散开源的力量。

      云浪生:中国现在的开源社区是多种形式的,比如像蒋总的CSDN,也在做很多开源的东西,围绕CSDN也有一个很好的开发者的圈子,这也是比较优秀的社区。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把大家的力量联合起来,因为中国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我们把大家的力量联合起来,一起为中国的开源做出更多的贡献。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不管是开源社区也好,像我们现在有20多个创始成员,每个成员都有他自己的特点,比如像林旅强的GitCafe,它也是一个开源社区,但是每个社区都有它自己的特点,每个社区都能把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带进来,然后我们一起把中国开源的生态系统建设起来。像刚才蒋总谈到的,中国从使用到贡献,在潜力方面有很多东西是可以去挖掘的,有很多东西可以去做,这就是我们需要去做的事情。

      媒体:开源社将来会突出哪些特点?

      云浪生:我们现在已经有很多服务出来,像我们的"开源之星"这样一个项目,还有我们的"开源大使",还有些项目像我们现在帮助大家怎么去用开源的许可,这样的服务我们也会推出。现在我们会跟开源社的陈源一块去推动,比如在学校里面,或者在他们自己的开源社区里去做很多活动,一块去做推广。这不是说好像我做了这个事情,别的开源社区就不能做了,完全不是这样的,而且它是一块去做的,所以它叫"开源社",是一个联盟。

      媒体:你这儿单独有一个社区,他们这儿有一个社区,你们将来是什么关系?

      陈阳:开源社是一个联盟,在中国有很多跟开源相关的社区和联盟。开源社主要的成员是来自于企业和社区,而且企业的比例占到了70-80%。我们发现,在中国有那么多的社区,像我们GNOME每次搞一个活动,我们发现来的不仅仅是GNOME的人,Linux也来了,OpenStack也来了,大家会觉得,你是一个开源的会议,我们跟开源相关的都想来。我们发现这种需求特别强烈,社区大部分是与项目相关的,但是每个社区都有共同的需求或架构。很多社区都会有大使项目,与其每个社区自己设立一个大使项目,为什么不在中国设立一个开源社,做开源大使这样一个项目。现在我们作为一个联合的联盟,把大家的需求拔高起来,这么多个社区共同去拔出来,一起去做一件事情。比如我们线上的许可证,肯定是每个社区都要有许可证,这都是有要求的,比如翻译,因为我们是说中文,我们肯定要遇到翻译的问题,同时还有线下的活动,比如大使的活动,以及校园行活动,这些都是每一个公司、每一个社区都在想做的事情。所以开源社就是把那些共同的需求抽象出来,共同做这些事情。

      林旅强:我们看开源社区是不是另外立一个山头,跟其他的社区不合作,并不是这样的。社区中国现在比较多的是切分法,一个是针对产品的社区,一个是针对语言技术的社区,还有针对开源这件事本身的社区。针对产品的,比如像Ubuntun,针对产品本身,大家喜欢它,开发它。GNOME也是针对产品的开发。第二个是针对语言和技术,例如像CSDN办了很多技术大会,或者有一些讨论的区,我们针对技术本身,围绕它的一个社区。第三个是什么叫开源或自有软件,这方面在中国是推动比较少的。第四点是几乎没有的,就是针对知识产权授权这个方面,就是各公司自己有负责人在做,但是完全没有沟通或者把它共享出来。我们主要是想把缺的部分补起来,而不是说别人已经有了社区,我们跟他去竞争。而是大家把已经有的社区集在一起,把缺的方面,校园方面以及企业知识产权方面,我们把这块抓起来,然后做好。

      媒体:刚才提到了钱的问题,说到开源社,它的运营资金来自哪里?刚才林总也讲到开源社的一些计划,能不能详细解释一下,开源社成立之后,要做的事情是哪些?

      云浪生:钱只是一个资源,运行开源社和运行任何一个组织机构,它的资源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像现在开源社的成员,每个成员加入的时候,都带来了自己的资源。比如像蒋总这边,CSDN有这么强大的媒体资源。像林旅强这边,他有一个非常好的社区,他有非常好的产品,他进来之后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成员。如果没有这些成员一块来做这个事情,要单独靠拿钱去做这个事情,是很困难的,而且也很难做起来。微软开放技术也有很多资源,我们会投入人,人的投入,渠道的投入,还有网站上等等这样一些投入,这些都是资源。这是成员公司之间共同的联盟,大家都会尽自己所能去做出贡献,来帮助开源社,帮助中国的开源界把这个事情做好。

      媒体:为什么选了这样一个时机,也许是去年,也许是明年,为什么选择现在这个时机,对开源联盟这个计划我们是如何打算的?我们这个联盟对成员有一定的引导,还包括一些培训,或者是怎么样的形式?

      云浪生:要是看中国开源的发展历程,是在Linux进来之后才真正做起来。它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发展到这个阶段,我们也做出了一些贡献。最近一些大公司对开源做得越来越多了。还有另外一个趋势,我们也看到很多草根组织,已经有很多开源的软件在上面了。到了这个时候,我觉得这个时机真正是非常成熟了,不管是在大的、高的层面也好,或者是在大家的兴趣也好,对开源的认识也好,已经到了这个阶段,我们可以去做这个事情,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跟现在很多创始团队的成员,在这个时候能够走到一起,推动做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天时、地利都有了,但是没有人去推动它,还是做不起来。我觉得这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事情。

      媒体:刚才谈到现在是使用得多,贡献得少,联盟会做相应的引导或培训,形式是怎么样的?

      林旅强:我们并不是专做培训这件事情,培训现在已经有非常多的人针对产品和技术在做各种各样的培训,无论是线下还是在线教育。我们要做的事情是,帮助大家接触到开源,以及用正确的方式去使用和理解开源。我们刚刚一直在讲推广,推广是指概念和如何去使用。比如你今天贡献一个开源项目,你要怎么标记开源方式如何贡献,用合法、合规的方式贡献给社区。我们也不是教联盟成员OpenStack怎么用,而是我们告诉他,如果你今天要正确的把你的产品贡献到开源社区,你应该怎么做,你不要花了力气贡献之后,大家觉得不领情,这个东西不可用,这就会产生一个遗憾。再来是我们针对新血的培训,中国的程序员超过280万,但其实我们有非常多的学校一直在产出很多的程序员,我们也晓得,这些学校所产出的程序员在行业里可能觉得没有办法用,要在行业里经过训练。不如在早期的时候,在学校里让他们知道开源这个东西,培育学校里的开源社区合作,让学生早一点能学到这个技术。我们无法直接回馈到我们公司,但是可以回馈到IT互联网公司,所有人都因为这两件事情,可以得到更好的毕业生,这也是希望我们长期铺垫的作用。

      媒体:开源社现在看来很多的工作是致力于开源的市场教育和规范,后期会不会有一些开源项目的管理和托管的工作?

      云浪生:开源社的工作现在是刚刚开始,我们的创始团队也有很多讨论,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方向。但是我们觉得,现在中国需要一些我们能够做、也能把它做好的事情,我们从这些事情先做起。比如我们现在做起的这几项服务,像开源之星,像怎么去选择开源许可,开源许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怎么样去选择开源许可,怎么样对开源能很好地达成共识,这是非常重要的。开源社的宗旨有三点:共志,共同的志向;共识,大家有共同的认识,才能把这个事情做好;共献。如果我们能把这三样做好了,那我觉得这个天地就非常宽广了,我们就可以去做更多的事情。我们还是要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一步一步把它做好,做好了这三件事情,我们再看下一步做什么样的事情。这是我们现在的想法。

      媒体:开源社刚成立有20多家成员,对成员的认证是有一些标准吗,还是现在是放开的,只要是致力于开源的企业和个人都可以参加?

      云浪生:开源社是一个开放的联盟,只要是支持中国的开源事业,也愿意把自己的资源加入进来去支持这个事业,那我们都是欢迎的,没有设立一个门槛让有些人进不来,是一个完全开放的联盟。

      林旅强:我们有一个章程MOU,企业和个人可以提供MOU里面讲的贡献,就可以直接加入开源社,并没有排他的方式。

      媒体:开发者可以成为会员,或者只是潜水,对他们没有什么条件。

      林旅强:他们必须要有所贡献。

      云浪生:他要有贡献,他要提出,我们想做什么事情,他能够做什么贡献,这是唯一的标准。

      媒体:开源社的成员没有上限,刚才那个记者所谓的潜水就是,如果他没有贡献,会不会被撤销?在现在国内这个环境下,开源技术的软件和硬件有什么问题,硬件会不会是国内现在开源技术的一个门槛,相对于国外的一些环境。

      云浪生:蒋总对这个是最有发言权的,你到深圳去看一看,就知道为什么说开源硬件在中国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大家知道,中国是世界的制造工厂,中国开源的硬件,比如那些深圳厂商,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设备,这个条件在全世界是最好的。世界上很多其他的公司,都会到深圳来,做他们的硬件。

      蒋涛:你刚才讲的是开源硬件和软件的关系,开源软件的标志性是Linux,开源硬件也是类似的,源代码开放是一个方面,第二是要有开源协议,第三是要有一个规则。刚才云总说,中国当然是有最大的机会,因为所有的制造基地是在广东那一带,所以中国如果能够同时也学习个性化生产、创意、创新,开源是全世界开发者智慧的积累,开源硬件同样会对制造业产生很大的变革。比如像3D打印机,最早的第一台3D打印机是用开源技术把它做出来的,你有一个想法,能够比较快的用全世界的智慧资产让它做出来,这就是开源带来的价值。所以硬件和软件最后都是因为有了这种动力才能够发展。为什么选在这个时间点做这件事,因为它展现出来的力量越来越大了,微软是在原来的CEO推动下成立了开放技术公司,它要更开放,就要拥抱开源技术。未来在硬件产业也会发生这个变化,现在的硬件都是封闭的,你自己想调整一下,没法弄,以后都是带API接口的,所以整个产业将来会有非常大的变化。开源社以后也会逐渐把硬件相关的伙伴们也能够加入进来。

      云浪生:特别是现在跟IOT有关系,这样一个产业现在也是日新月异在发展,IOT是硬件、互联网、软件需要紧密结合的一个领域。所有这些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硬件的开源、软件的开源最终会走到一起。

      媒体:刚才一直提到开源在生态系统中的发展,对开源社来说,怎样的发展才算是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云浪生:一个健康的发展,它是可持续的,如果它是可持续性的,是既有使用、又有贡献、又有广大社区参与的系统,就是一个良好的发展。

      媒体:咱们这个社区有没有上限?

      林旅强:没有上限。

      陈阳:开源社的机制,因为我们起草开源社的MOU,参考了很多国际知名的基金会的机制,所有成员的加入是推荐制度,加入是自愿的,而且他们签署MOU的期限是一年,所以在这一年当中,你认为你的公司因为各种原因要退出,那都是自愿的。同时我们有很多机制保证,我们的成员在里面必须是积极的、活跃的。我们会设定一个机制,比如有多少次讨论会你没有参加,就可能被开除。所以开源社的机制是参考很多成功基金会的管理规范。

      媒体:加入开源社有什么好处?

      陈阳:好处在我们的MOU里有详细的说明,我们前期更多的是谈贡献,好处就是你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发现你影响的东西越来越多。比如核心成员,他们贡献得越多,他们影响的东西就越多。

      媒体:这个不像OpenStack,OpenStack分好几个级别,它是有明显好处的,因为它能辅导OpenStack未来的发展方式。你们给成员带来的好处现在看来还不是特别明显。

      陈阳:你可以把它理解成像行业组织,我们每个成员都是一个企业,每个企业都在做事,但是有一些共通的事,我们要做,要请这些朋友一起来,微软要做,也要请这些朋友一起来,那不如我们一起把这些朋友请来。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在发展过程中找到更清楚的价值链。

      云浪生:这也是政府支持的。

    soft.zol.com.cn true //soft.zol.com.cn/485/4850448.html report 17228 附:现场答记者问  主题:"开源社"(开源联盟)成立媒体采访  时间:2014年10月16日17:00  地点:微软研发集团大厦1103  主要受访人:  云浪生微软开放技术(中国)董事总经理  蒋涛CSDN创始人/董事长  林旅强GitCafe市场总监  陈阳GNOME.Asia创...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阅读全文
    本文导航
    • 第2页:附:现场答记者问
    不喜欢(0) 点个赞(0)
    随时随地资讯查报价 就上ZOL手机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