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药物需用盐水配制,以下将介绍这些临床常用药品。
1、 小苏打
2、 碳酸氢钠是一种用于调节酸碱平衡的药物,因其解离程度高,能释放大量碳酸氢根离子。然而,5%或10%的葡萄糖注射液pH值在3.2至6.5之间,呈酸性环境,会导致碳酸氢根离子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从而降低药效,无法有效中和体内过多的酸性物质。相比之下,0.9%氯化钠注射液含有钠离子,有助于稳定碳酸氢钠,减缓其解离过程,提高药物稳定性。因此,碳酸氢钠与生理盐水配伍更为适宜。临床上进行静脉给药时,通常选用生理盐水作为稀释溶剂,以确保治疗效果。
3、 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钾复方制剂
4、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由钠盐和钾盐构成,遇含葡萄糖、葡聚糖或酸性碳酸盐的溶液易分解,不稳定。当溶剂pH值低于6.5时,药物可能析出沉淀;而在pH为6.5~7.0的氯化钠中性溶液中溶解性好,稳定性高。配制时应严格依照说明书要求,使用50~100mL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并做到即配即用。若放置时间过长,药液易发生颜色变化,不仅影响药效,还可能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5、 呋塞米(速尿)
6、 呋塞米注射液是碱性较强的钠盐溶液,由呋塞米与氢氧化钠、氯化钠配制而成的灭菌水溶液。若与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其中的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导致pH变化,使呋塞米析出结晶,溶液变浑浊。因此,临床上通常将其与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因pH变化较小,能有效维持药物稳定性,避免沉淀产生,确保药效和用药安全。
7、 依达拉奉抗氧化
8、 依达拉奉注射液主要用于改善急性脑梗死引发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障碍。该药不宜与含糖输液、高能量液体或氨基酸制剂混合使用,因存在配伍禁忌,混合后可能导致药物浓度下降。临床常规将其溶于适量生理盐水,静脉滴注,确保在30分钟内完成输注,以保障疗效和用药安全。
9、 埃索美拉唑
10、 埃索美拉唑含有硫酰基苯并咪唑结构,在酸性条件下易发生结构改变,稳定性下降,易出现聚合与变色。由于葡萄糖注射液通常呈酸性(pH值3.2~6.5),故多选用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稀释溶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