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J2EE分层架构解析

      [   原创  ]   作者:
    收藏文章 暂无评论

    J2EE系统通过表现、业务、数据三层实现分层设计。

    1、 表现层即客户端界面展示部分。

    2、 服务层是系统面向客户端提供的各项功能与服务,体现其对外支持的能力。

    3、 领域层:负责处理系统核心业务逻辑。

    4、 DAO层负责数据访问,利用领域实体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5、 上层依赖下层,且依赖不跨越层级。

    6、 除表现层外,各层内部方法不得相互调用,这是开发中常见的误区。若确需调用,仅限于上层不可见的辅助性方法,如工具类方法等,应避免业务逻辑的跨层依赖,确保层次结构清晰,维护系统模块的独立性与可维护性。

    7、 应从业务功能需求入手,先明确服务层需实现的功能,进而设计Service接口的方法。不应机械地从数据库表开始,依次构建DAO、Domain和Service,这种做法误解了系统分层的本质,容易导致业务逻辑与数据结构耦合过紧,影响系统的灵活性与可维护性。

    8、 系统核心在于将实体划分为领域模型,据此构建数据访问层,并将操作封装为服务层接口,服务层的具体实现则依托于领域模型的相关行为与逻辑。

    9、 每个接口都应具备清晰明确的职责边界。在我参与的系统开发中,常发现一种不良设计模式:系统从数据库表出发,一张表对应一个DAO,DAO对应一个Domain,再对应一个Service,最终Service的接口几乎与DAO完全一致,造成Service方法泛滥。到了表现层,前端开发人员在编写Action时,不得不频繁调用多个Service方法,导致代码冗长、逻辑混乱,可维护性极差。这种机械式的层级映射忽视了业务逻辑的抽象与整合,使得各层之间失去应有的职责划分,系统变得僵化而难以演进。合理的接口设计应围绕业务场景,避免简单地层层透传。

    10、 一项领域活动通常对应一个或多个DAO来实现。一项服务可能涉及多个领域活动,例如转账业务就包含两个领域活动,分别对应两个账户的金额变动。执行这类服务需协调多个领域活动,每个活动又需操作多张数据表,调用多个DAO完成数据持久化。

    11、 当前,越来越多架构师倾向于采用领域模型驱动设计,通过对系统核心领域建模,直接在上层构建Service,其下衔接领域活动层Activity,省去传统的DAO层。这种架构使设计逻辑更加清晰,职责划分更明确,提升了系统的内聚性与可维护性,开发目标也更为聚焦,有利于复杂业务的持续演进与迭代。

    soft.zol.com.cn true https://soft.zol.com.cn/1048/10483095.html report 1836 J2EE系统通过表现、业务、数据三层实现分层设计。 1、 表现层即客户端界面展示部分。 2、 服务层是系统面向客户端提供的各项功能与服务,体现其对外支持的能力。 3、 领域层:负责处理系统核心业务逻辑。 4、 DAO层负责数据访问,利用领域实体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5、...
    不喜欢(0) 点个赞(0)
    随时随地资讯查报价 就上ZOL手机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立即下载

    实用J2EE设计模式编程指南

    更新时间:2006年06月06日

    用户评分:0 | 0人点评

    软件类型:免费软件

    软件语言:简体中文

    实用J2EE设计模式编程指南
    • 更新时间:2006年06月06日
    • 软件大小:10.8MB
    • 软件分类:JAVA软件
    • 语言种类:简体中文
    • 软件评级:0 人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