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是一种通用编程语言,具备出色的跨平台能力,并遵循统一标准,可广泛应用于个人计算机、单片机乃至超级计算机的开发环境中。由于其在软件开发和系统编程中的重要地位,C语言被普遍纳入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同时也成为许多理工科专业的选修内容。每学期末,学生通常需要完成一项C语言程序设计的课程设计任务。尽管语言技术已发展至C++14等更高级版本,但多数高校基础教学仍以经典C语言为主。本文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为实例,详细讲解课程设计的实现思路与开发流程,帮助学生掌握结构化编程的基本方法,提升实际动手能力,完成从语法学习到项目实践的过渡。
1、 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合理定义函数并设计模块,熟练运用数组、指针与结构体,通过编译调试各函数,确保整体功能正确联调运行。
2、 启动Visual C++6.0,进入主操作界面。
3、 在文件菜单中选择新建工程,输入名称,设置保存路径后确认。
4、 在文件菜单中选择新建,点击C++源文件,输入文件名称后确认创建。
5、 光标位于首行首列,现已准备就绪,可开始编写代码。
6、 注意书写规范,关键位置添加注释,当前代码共207行,需仔细核对结构与格式。
7、 按下Ctrl+F5或点击工具栏感叹号生成可执行文件。
8、 将可执行文件命名为成绩管理系统,确认后已成功生成该程序文件。
9、 双击打开程序,显示成绩管理界面,按下对应数字键即可进入相应功能模块。
10、 输入1开始登记学生信息,完成20人后,显示选项供选择进入对应功能模块。
11、 以学号为例,采用二分法查找,输入目标值5。
12、 回车后请输入学号,以14号为例,输入数字14即可。
13、 回车确认后查看结果,最后按6退出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