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硬伤之三:无法盈利的深渊
一个有前途的应用,也应该是有“钱途”的应用。一家具有盈利能力的公司,才能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给用户。但是新浪微博并不是这样,在它上线三年来,广告效果不大,而更有效的营销模式却一直没有诞生。所以新浪微博在上半年不得不走上了会员收费、为特权付费的老路。这一模式至今广受质疑,而且从财报看也未给新浪收入带来明显提升。

新浪Q2营收仍以广告为主
有业内人士解释道:无论新浪微博把广告插在什么地方,用户都没有兴趣点击。这其实是由微博的特性决定的——不停刷新的微博栏已经满足了每一个用户对信息的需求,我们还有什么动力点击广告呢?新浪微博的广告生意其实已经被各个企业微博抢去了。
但是,那些加蓝V的企业微博的广告真的有很大效果么?
在新浪微博,以“冷笑话精选”为代表的草根营销大号曾经非常耀眼。成百万上千万的粉丝,让他们每天能收获大量的评论与转发,而几千元一条的软文广告也看似不错。但是,这些软性广告的转换率却低得可怜。此前有人做过统计,一条精心植入淘宝商铺广告的微博,在转发超过6万次的情况下,最后实际购买了该铺子商品的用户只有两个。
所以这也说明,在社交媒体已经被广泛应用时候,即便用户对你的信息感兴趣,但未必会完全相信并购买。新浪微博并不具备选择适当的广告受众进行深层次营销的能力,只能浮皮潦草地将宣传介入微博。
社会化媒体的核心就在于真实身份的互动,商业机会就蕴藏在互动的影响力中。而目前新浪微博上的大部分企业微博,除了每天自动发出的早晚安贴,就是转发一些20年前的老段子,要么就是发起一些“@3个以上好友“的扰民有奖促销,并没有制作什么有意义的信息。这种程度的“社会化营销”其实和贴小广告的电线杆完全没区别。当然,这一切都源自新浪微博本身社交属性的匮乏。
综上:无论新浪微博自身,或是新浪微博上的企业用户,都没有在新浪微博这个社会化平台上找到最好的盈利突破口。



扫描二维码下载